牛车没毂水沙浑,暗长春潮二尺痕。
万灶铺烟沉海戍,两山衔雪束江亹。
船开渡口愁将晚,月到圆时过上元。
莫负承平好风景,河塘灯火闹黄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四个元素。每小题2分,共10分。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观全诗,从题材、主题、手法、语言等方面分析判断。“牛车没毂水沙浑,暗长春潮二尺痕”一句中的“牛车没毂”是写景,“水沙浑”写牛车行驶的痕迹,“暗春”是点明季节特征,而“二尺痕”是夸张,写出了牛车的深度;“万灶铺烟沈海戍,两山衔雪束江亹”两句是写景,“沈海戍”、“衔雪”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万灶”“沉海戍”、“衔雪”三处都使用了动词和名词结合的修辞方式。“船开渡口愁将晚,月到圆时过上元”一句中“愁将晚”是写情,“船开渡口”是写景,“愁将晚”与“将晚”之间构成了条件关系;“月到圆时过上元”,是点明时间,“上元”是点明节日,而“月到圆时”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答案】
(1)注释:西兴:今浙江萧山西北面。钱塘:在钱塘江边。牛车没毂水沙浑:牛车驶进河里,把水里的泥沙搅浑了。暗春:指春天到来。二尺痕:用夸张的手法写牛车深深陷进了河里。万灶:指无数个军营。铺烟:炊烟。沈海戍:沉入大海。衔雪:形容积雪。束江亹:束缚住江流。渡口:渡口,即江口。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莫负:不要辜负,这里指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景色。承平:太平。好风景:美丽的景色。河塘灯火闹黄昏:夜晚,河塘边的灯光热闹非凡。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钱塘江的冬夜图,后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怀。诗以“牛车没毂水沙浑”起兴,写牛车驶进河里,把水里的泥沙搅浑了;“暗春”是指春天到来,牛车行驶在河里,把河里的水流也搅浑了,可见当时河水之急,牛车行驶的速度快之极;而牛车深深陷进了河里,更可见牛车行驶之快。接着又通过描绘“万灶铺烟沉海戍”,“两山衔雪束江亹”,来表现牛车行驶的快速。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夸张手法,如说“牛车没毂”“暗春”等,突出了牛车行驶的速度快之极;而“牛车没毂”和“暗春”又都是点明季节的特征,从而表现出牛车的行驶速度之快之极;而牛车行驶在河中,使水沙被搅浑,又表现了牛车的行驶速度之快之极。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牛车驶进河里,心里不禁生出一种愁绪,因为牛车驶进河里会耽误渡口的通行。而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牛车的行程就完成了。因此诗人感叹自己千万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景色,而应该好好地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2)译文:
傍晚时分,我乘牛车沿着西兴渡江,牛车深深陷入泥沙之中。
黑暗笼罩着长江两岸,只有涨潮时露出两条痕迹。
无数帐篷的炊烟弥漫在海雾中,束缚住江流的两座山峰。
我乘船渡过江去,心情沉重地到了傍晚。
月亮升起的时候,正好过了元宵节。
千万不要辜负这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色,河边的灯火闪烁,映红了整个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