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古桥滑临奔湍,衡漳流浊同桑干。
高楼下瞰岸千尺,美酒大书旗一竿。
帽絮蒙头欲败意,鱼羹入馔聊加餐。
杏花全未有开信,知是北来风色寒。

晓渡衡水桥,风色甚寒,小饮市楼。

石古桥滑临奔湍,衡漳流浊同桑干。

高楼下瞰岸千尺,美酒大书旗一竿。

帽絮蒙头欲败意,鱼羹入馔聊加餐。

杏花全未有开信,知是北来风色寒。

【注释】

  1. 石古桥滑:石头古老桥上滑。
  2. 衡漳:指衡水和漳水,古代河流名。
  3. 奔湍:急流冲撞。
  4. 高楼下瞰:高处往下看。
  5. 美酒:好酒。
  6. 鱼羹:用鱼熬的汤。
  7. 杏花:杏花开放。
  8. 北来风色寒:来自北方的风冷。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在早晨渡过衡水桥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首句“晓渡衡水桥风色甚寒小饮市楼”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清晨中渡过衡水桥时的情景,这里的“晓渡”和“风色甚寒”都突出了环境的寒冷。接着,诗人在市楼小饮,可能是为了暖身,也可能是为了暂时忘却寒冷。

第二句“石古桥滑临奔湍”,描绘了衡水桥的古老和桥面因滑而变得难以行走的情况,以及湍急河水的冲击。这里的“滑”字和“奔湍”都是对水流状态的形象描述。

第三句“高楼下瞰岸千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桥上的视角,可以看到高达千尺的岸边,展现了河面的开阔和壮观。

第四句“美酒大书旗一竿”,诗人在饮酒的同时,还看到一面飘扬的旗帜,这可能暗示了当地某种风俗或活动。

第五句“帽絮蒙头欲败意”,诗人感到寒冷,甚至戴上帽子保暖,但依然觉得冷,形象地表达了严寒天气的影响。

第六句“鱼羹入馔聊加餐”,虽然天气寒冷,但诗人还是吃了鱼羹作为饭菜,表现出诗人对食物的喜爱和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最后一句“杏花全未有开信,知是北来风色寒”,诗人观察到杏花还未开放,这可能是因为北方来的寒风所致。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气候的描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