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浅舟胶细作鳞,半篙撑过石𥻘𥻘。
风传茅店楝花信,山作画家荷叶皴。
鼓角自鸣孤戍垒,江湖暗老独游人。
邮签不用长年报,熟路重来免问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黄石矶
水浅舟胶细作鳞,半篙撑过石𥻘𥻘。
风传茅店楝花信,山作画家荷叶皴。
鼓角自鸣孤戍垒,江湖暗老独游人。
邮签不用长年报,熟路重来免问津。
注释:
- 黄石矶: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附近长江中的一座小岛,因岛上有黄色的石头而得名。
- 水浅舟胶细作鳞:水面较浅,船体紧贴江底,如同细鳞般紧密排列。
- 半篙撑过石𥻘𥻘:用半篙的距离就能撑过去,形容水位很低。
- 风传茅店楝花信:风吹过茅草屋旁的楝树(一种树木),带来春天的消息。
- 山作画家荷叶皴:山峦仿佛是画家在画纸上勾勒出来的,而荷叶则被刻画出皱褶般的细节。
- 鼓角自鸣孤戍垒:军营里响起了鼓声和号角声,显得孤独而凄凉。
- 江湖暗老独游人:指独自在江湖间漂泊、年岁已高的人。
- 邮签不用长年报:因为熟悉这条路线,所以不需要长年上报行程。
- 熟路重来免问津:因为已经走过多次,所以再次经过时不需要问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石矶附近的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首句“水浅舟胶细作鳞”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浅深和小船与江底接触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第二句“风传茅店楝花信”引入了一种清新的氛围,似乎可以听到春风中楝树发出的花香,为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随后两句“山作画家荷叶皴”则将自然的山峦和荷叶比喻成画家的作品,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旅途的思考。“鼓角自鸣孤戍垒”描绘了军营中传来的鼓声和号角声,给人以孤独和寂寥之感。而“江湖暗老独游人”则透露出诗人对江湖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两句“邮签不用长年报,熟路重来免问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熟路的自信和对过往经验的依赖。
这首诗通过对黄石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