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江东五彩云,上流假手缓游氛。
若教京观同时筑,谁表孤忠异代坟。
僭号无成终是贼,杀身得地孰如君。
到头此事关天幸,不死吴军死汉军。
【注释】
吊元左丞余忠宣公墓二首 其一:吊。元左丞,即元朝丞相余忠宣公。余忠宣公字仲起,庐陵(今属江西)人。至元间拜中书右丞,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大都,进中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拜中书左丞。至正三年(1343)五月,明兵攻临濠,余忠宣公督战,城破死之。诗题“吊元左丞”即指此事。
上流假手缓游氛:上流,指朝廷。缓游氛,谓缓兵养寇。
若教京观同时筑,谁表孤忠异代坟:《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帝刘邦平定黥布之乱后,曾下令:“当斩东越兵,及驰传先行,使使赍金玉衣,衣人,谓之‘翁父’;藏死者埋诸江南,岁祠以杀鬼。”《汉书·武帝纪下》:“武帝即位……诏封禅,修太一之祠,于雍上帝祠旁作黄山宫。”又:“天子北游五原,勒兵十余万骑,旌旗数十亿,竟海西而还。”此诗言余忠宣公与高帝、武帝相比,有不肖之处。
僭号无成终是贼,杀身得地孰如君:僭号,指余忠宣公自立为相国,称吴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赞颂了元末忠于民族利益的余忠宣公,批判了背叛民族的元朝统治者。
第一句“王气江东五彩云”,用“五彩云”,比喻元朝统治者所建立的元朝政权的辉煌和强大。“江东”,指南朝陈朝。陈文帝在位时,南朝偏安东南一隅。“五彩云”也暗喻陈亡国之象。
第二句“上流假手缓游氛”,意思是说,元朝统治者把统治的大好河山让给南方的朱元璋,自己则坐享其成,逍遥度日。“缓游”是慢悠悠地游玩的意思,这里借指统治者对民不问罪,只知游乐的生活。
第三句“若教京观同时筑”,意思是说,如果元朝统治者能够像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那样,把南陈的灭亡作为统一天下的标志,而不是把南陈当做自己的“猎物”来对待,那么,他们就会像汉朝一样,名垂千古了。“京观”,是古代战争胜利后堆砌的敌尸或战利品以示不忘。
第四句“谁表孤忠异代坟”,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像余忠宣公这样忠于大义的人,元朝统治者是不会知道什么叫“忠烈”的。
“僭号无成终是贼”,意思说,即使元朝能苟延残喘到明朝出现才灭亡,那也是贼子们自己造成的。
最后一句“杀身得地孰如君”,“得地”就是得到江山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余忠宣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比起那些苟且偷生、出卖国家的人,他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烈士”。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将余忠宣公忠于国家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王气”“五彩云”,都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用来赞美余忠宣公的功绩和品德。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