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选初闻欲赴秦,改官特荷主恩新。
起家科第原难料,得路文章洵有神。
东阁游扬因客重,南宫期望感君真。
欲知喜动江湖色,忘却身为失意人。
舟次桐庐闻唐实君补授仪曹喜而有寄谒选初闻欲赴秦,改官特荷主恩新。
起家科第原难料,得路文章洵有神。
东阁游扬因客重,南宫期望感君真。
欲知喜动江湖色,忘却身为失意人。
注释:
谒选:参加考试选拔官职。初闻:起初听到这个消息。
改官:改变官职。特荷:特别受到。主恩:皇帝的恩惠。
起家: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科第:科举考试中取中的等级。原难料:原本难以预料。得路:得到升迁的道路。
东阁:指东宫的藏书之地,借指朝廷。游扬:受到赞誉。因客重:因为宾客的推崇而受到敬重。
南宫:指南朝的宫殿,也借指朝廷。期望:对某人有所期待或希望。感君真:真正被您所感动。
想知:想要知道。喜动江湖色:喜悦之情感染了整个江湖的人。
忘却:忘记了。身为:自身的处境或地位。失意人:处境不佳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桐庐时得知好友唐实君被朝廷重新任命为仪曹郎后所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被重新任命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中人际关系和人情冷暖的现实。
首句“谒选初闻欲赴秦”,诗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就听说好友要去秦国做官,但具体是去秦国还是其他地方并未明确。这里诗人通过“初闻”二字,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状态,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同时,“欲赴秦”三个字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即将开始新征程的期待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改官特荷主恩新”、“起家科第原难料”,诗人通过对官职的变化和科举考试中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进一步表达了对好友的祝福和鼓励。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三句“得路文章洵有神”和第四句“东阁游扬因客重”、“南宫期望感君真”都表现了诗人对好友唐实君才华的认可和赞赏。诗人认为好友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尊重,是因为其文章写得有神采、有魅力。这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一句“欲知喜动江湖色,忘却身为失意人”,则是诗人对好友唐实君被重新任命的喜悦之情进行了抒发。诗人想要知道这份喜悦如何影响到整个江湖的人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暂时忘记了自身的失落和困境。这里的“江湖色”指的是整个江湖都被这份喜悦所感染,而“失意人”则是指诗人自己曾经身处困境、心情低落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唐实君的祝贺和鼓励,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人情冷暖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