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天光入望奇,融成一片绿琉璃。
展开手卷王蒙画,收拾才情杜牧诗。
毕竟清游宜寂莫,尤难好景是迷离。
桃花莫被渔翁误,秋在斜风细雨时。
【注释】
- 野色:指山野的景色。天光:天空中的云彩。融成一片绿琉璃:指山野中绿色的云海,犹如绿色琉璃。王蒙画,指唐代大画家王蒙所画的山水画作。才情,才华。杜牧诗,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歌。
- 毕竟:终究。清游:清静的游玩。宜:适合。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 桃花莫被渔翁误:不要被渔人看花了眼,误认为桃花是鱼。秋在斜风细雨时:秋季在微风细雨中到来。
【赏析】
《登岘山作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岘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野色天光入望奇,融成一片绿琉璃。”描绘了作者站在山巅上眺望远方的景象,只见那苍翠欲滴的山林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野色”指的是山野间的景色,而“天光”则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当这两者交融在一起时,便显得格外神奇,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而“融成一片绿琉璃”则是形容这片景色如同绿色的琉璃一般美丽动人。
颔联“展开手卷王蒙画,收拾才情杜牧诗。”则将视角转向了文人墨客的作品。这里提到的“王蒙画”是指唐代著名画家王蒙所画的山水画作,而“杜牧诗”则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歌。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影响。
颈联“毕竟清游宜寂莫,尤难好景是迷离。”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作者的感受。这里的“清游”指的是宁静而清新的游玩活动,而“好景”则是指美好的风景。作者通过对比“寂莫”和“迷离”,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他更喜欢那种寂静无声的景色,而不是那些模糊不清、令人难以捉摸的好景。
尾联“桃花莫被渔翁误,秋在斜风细雨时。”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桃花莫被渔翁误”指的是不要被那些贪图美色的渔人看花了眼,误认为桃花是鱼。而“秋在斜风细雨时”则是说秋季在微风细雨中到来。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它告诉我们要珍惜那些难得一见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懂得欣赏自然的变迁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