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仞宫墙入望新,鼓钟相应在成均。
何期当路心犹折,如此怜才意始真。
鱼鬣欲腾烧后尾,琴材偏赏爨馀薪。
百川东下何须问,赖有狂澜手障人。
数仞宫墙入望新,鼓钟相应在成均。何期当路心犹折,如此怜才意始真。鱼鬣欲腾烧后尾,琴材偏赏爨余薪。百川东下何须问,赖有狂澜手障人。
诗句注释:宫墙指的是古代的城墙或者宫殿的围墙,这里指代的是某种高墙或壁垒,象征着某种限制或者隔阂。成均则是古代的学校名称,通常指太学,这里可能指的是学校里的钟鼓声相互呼应的景象。“当路”意味着处于仕途之中,“心犹折”则表明内心有所动摇,可能是对某种现实或理想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感。“怜才”指爱惜人才,而“意始真”表达了一种真正愿意去关爱和支持人才的心态。“鱼鬣”是古代祭祀时用的香草,焚烧后剩下的灰烬被称为余薪,这里用来比喻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人。“百川东下”比喻各种事物汇聚向东流去,而“赖有狂澜手障人”则是指幸好有像狂风一样能够挡住水流的浪花,这里的“手障人”形容了某种力量或行为的存在,使得百川可以继续向东流去,不受阻碍。
译文:隔着高高的宫墙望向新的世界,钟声鼓声回响在太学的殿堂中。我没想到在官场上行走却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只有真正关心人才的人才能让我真正坚定下来。焚后的香草灰烬象征着被忽略的人才,就像那些珍贵的琴弦材料只从残破的琴弦中寻找。百川东流入海,无需多问,感谢那些能如狂澜一般保护人们的强者。
赏析:徐苹村先生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敬业堂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注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和见解。徐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传达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