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十叶变儒风,理学君家创甬东。
勋爵初除缘国破,饥寒不出胜途穷。
传家同异参三礼,绝笔春秋阙两公。
四十九年君勿负,盖棺馀恨未成翁。

诗句:武功十叶变儒风,理学君家创甬东。

译文:在武功地区,儒学之风已经发生了变化,而理学的创立者正是我们家族的一员大将。他初任高官时,是因为国家破败;如今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能够坚守原则,不屈不挠,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注释:武功(今属陕西省)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唐朝后期,武功地区出现了一股儒学复兴的潮流,许多学者开始重新研究和传播儒家经典,提倡以儒学为指导来改革政治和社会制度。这一潮流被称为“武功十叶变儒风”。

君家(指查慎行的父亲,履安先生)是指查慎行的祖父或父亲,他在家族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查慎行的成长过程中,他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从小就对儒家经典有很深的了解和研究。因此,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能够以儒家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

传家(指查慎行的家庭传统)是指查慎行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和信仰。在这个家族中,儒学一直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他们通过研究和传播儒学来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整个家族的日常生活中。查慎行从小就接受着家族的传统教育,这些教育和熏陶对他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绝笔(表示写作完成)春秋(指春秋时期的历史书籍《春秋》)阙两公(指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指查慎行在晚年时完成了一本关于春秋时期历史的书。这本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也是对春秋时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参考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还亲自查阅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和资料,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同时,他还注重从哲学和思想上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进行分析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赏析:这首诗是查慎行对其祖父履安先生的颂扬之作。诗人通过对履安先生一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先人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履安先生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家族传统和儒学的坚守和传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查慎行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期望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