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湿南迁事可哀,鬼神宣室召空回。
君臣如此犹嗟命,绛灌何人乃忌才。
史汉高文光照耀,江山故宅客徘徊。
治安敢拟长沙策,直为先生痛哭来。
长沙杂感四首 其四
卑湿南迁事可哀,鬼神宣室召空回。
君臣如此犹嗟命,绛灌何人乃忌才。
史汉高文光照耀,江山故宅客徘徊。
治安敢拟长沙策,直为先生痛哭来。
注释:
卑湿南迁事可哀:卑湿指气候潮湿、阴湿之地。南迁事,指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湘东王萧绎曾一度南迁到江陵,后又被召回建业。事可哀,指萧绎南迁和被召回建业都显得有些可悲。
鬼神宣室召空回:宣室是汉代刘邦的御座,召,召唤、招引。鬼和神在这里指代皇帝。宣室召空回,指萧绎被召入宫时,他感到十分惭愧和恐惧,就像鬼和神一样,空回到皇宫。
君臣如此犹嗟命,绛灌何人乃忌才:君臣,这里指代萧绎和他身边的大臣。绛、灌,指代萧绎的两位亲信大臣,即陈霸先(字绛侯)和徐世谱(字灌仲)。他们被萧绎忌惮并排斥出朝廷,这令萧绎感到遗憾和无奈。
史汉高文光照耀,江山故宅客徘徊:史汉,指《史记》和《汉书》。高文,指文章写得高超。光照耀,光芒四射。江山,这里指代萧绎曾经统治过的南方地区。故宅,旧居所。客,指萧绎自己。徘徊,来回走动。
治安敢拟长沙策,直为先生痛哭来:治安,这里指代萧绎想要恢复的稳定的政治局面。长沙,指代长沙王萧��桂。策,策略、方法。直为,意为“只是为了”、“只是”。先生,这里指代萧绎。痛哭来,指萧绎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流泪痛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长沙杂感四首》(其一至第四首)中的第四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第一句“卑湿南迁事可哀”,描述了南迁过程中的艰辛和悲哀。南迁意味着国家动荡不安,百姓颠沛流离,这是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第二句“鬼神宣室召空回”则揭示了当时的统治者对人才的轻视和排斥。宣室召空回,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对人才的不重视和随意调用,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第三句“君臣如此犹嗟命”,进一步强调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君臣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和尊重,但现实中却存在着猜忌和不信任的现象,这使得国家和人民都感到痛苦和无奈。第四句“绛灌何人乃忌才”则直接指出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嫉妒和排挤。这里的绛和灌指的是陈霸先和徐世谱两位大臣,他们的排挤行为导致了国家和人民的痛苦,也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反思。
第五句“史汉高文光照耀”,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史汉两字分别指代《史记》和《汉书》,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高文则形容这些文化如同明亮的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第六句“江山故宅客徘徊”则通过描写萧绎的统治地盘以及他的故居,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之情。第七句“治安敢拟长沙策”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安定繁荣社会的向往。最后一句“直为先生痛哭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萧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