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才过又烽烟,一路看山渐近滇。
浪迹南云真万里,滥竽东郭忽三年。
孤熊舐掌粗知分,飞鸟依人正自怜。
不觉对公成洒涕,也应容我赋归田。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大中丞杨公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发贵阳留别大中丞杨公三首其一

风波才过又烽烟,一路看山渐近滇。
  • 风波才过又烽烟:刚刚平息了一次风波(战争或政治斗争),却又传来了新的战火消息(烽烟)。这里的“烽烟”指的是战事,暗示了诗人所处的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 一路看山渐近滇:在旅途中,逐渐看到了远方的山脉,这些山脉似乎在靠近云南省(滇)。这里的“滇”指的是中国的云南地区,意味着诗人即将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遥远的边疆。
浪迹南云真万里,滥竽东郭忽三年。
  • 浪迹南云真万里:形容自己像漂泊的云一样四处流浪,远离故土,已经到达了万里之外的地方。这里的“南云”可能是指南方的天空,也可能指南方的云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知旅程的恐惧。
  • 滥竽东郭忽三年:用战国时期齐威王让乐官吹竽的故事来比喻自己混日子,混了个三年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里的“东郭”可能是指东边的郭子,也可能是指齐国的东郭先生,都是古代著名的典故,用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迷茫。
孤熊舐掌粗知分,飞鸟依人正自怜。
  • 孤熊舐掌粗知分:形容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熊在舔着自己的爪子,虽然有些笨拙但也能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谛。这里的“舐掌”可能是指熊舔爪子的动作,也可能是指熊舔手的动作,都有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 飞鸟依人正自怜:用飞翔的鸟儿依偎在人身边的情景来比喻自己依赖他人的处境。这里的“依人”可能是指鸟儿依偎在人的身边,也可能是指人依偎在鸟儿的身边,都有一种依赖和依恋的感觉。
不觉对公成洒涕,也应容我赋归田。
  • 不觉对公成洒涕:不知不觉中,面对离别的场景,已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里的“洒涕”可能是指流泪,也可能是指鼻涕,都有一种悲伤和不舍的情感。
  • 也应容我赋归田:既然这样,我也应该允许我回到田园中去,不再为世事所累。这里的“赋归田”可能是指放弃官场的生活,回到乡下去过田园生活,也可能是指辞官归隐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展望。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迷茫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豪放之气,展现了李白的个性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