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降旗旧折竿,播州归甲极凋残。
一时管统援师尽,同日臧洪赴死难。
赤手何颜还抱马,白头无望复登坛。
大斤山下逢隋将,犹作燉煌戍卒看。
风急降旗旧折竿,播州归甲极凋残。
一时管统援师尽,同日臧洪赴死难。
赤手何颜还抱马,白头无望复登坛。
大斤山下逢隋将,犹作燉煌戍卒看。
诗句释义
- 风急降旗旧折竿:这句描绘了在紧急情况下旗帜被风吹断的情景,表达了战争或危机中力量的脆弱。
- 播州归甲极凋残:描述某人从战斗或战斗中返回,但已极度疲惫或衰败。
- 一时管统援师尽:表达在某一时刻所有可用的支持和援助都已经用尽。
- 同日臧洪赴死难:引用历史人物臧洪的故事,表示在同一天因某种原因而牺牲。
- 赤手何颜还抱马: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无法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情感状态。
- 白头无望复登坛:形容年老力衰,再也无法有所作为。
- 大斤山下逢隋将:在大斤山(可能是地名)遇到过去的将领,可能意味着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译文与赏析
左思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隐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句“风急降旗旧折竿”通过自然现象来象征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接着,“播州归甲极凋残”描绘了个人或群体在重大变故中的无助状态。
“一时管统援师尽,同日臧洪赴死难”反映了在关键时刻,所有的支持都耗尽了。最后两句“赤手何颜还抱马,白头无望复登坛”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复杂情感。
左思在诗中使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和思考。例如,通过提及“臧洪赴死难”,他可能在暗指那些在政治或军事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人们,以及他们为理想付出的代价。
《咏史八首·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古代事件的回顾和现代情境的结合,表达了左思对于人性、社会及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