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脱险还遵陆,跋涉谁知险更并。
牛迹水添三尺涧,云头暮转一峰晴。
颇闻西上攀跻苦,却笑南游性命轻。
细数道旁双只堠,辰阳辛苦是初程。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从山涧中渡过五里亭,经过跋涉的艰苦后,终于安全返回的历程。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宿五里亭(第1-2句):
舟行脱险还遵陆 —— 船行走在险峻的山涧,脱离了危险。“遵陆”是古代交通用语,意指沿着道路行走。这里的“遵陆”指的是顺着山路行进。
跋涉谁知险更并 —— 经历了长途跋涉后,才发现原来山中的艰险比想象中还要多。“知”字表现出了作者对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困难的认识。同时,“并”在这里有多重意思,既是指“更多”,也暗示了旅途中遇到的险阻与挑战。
牛迹水添三尺涧,云头暮转一峰晴 —— 描述了一个场景,在山涧里,牛蹄留下的痕迹使得水流增加了三寸宽。而天空中云层的移动,使原本晴朗的山峰再次被阳光照耀。
颇闻西上攀跻苦,却笑南游性命轻 —— 通过这个对比,表达了对东、西两处不同经历的感慨。西边的攀登艰难而辛苦;而南边的游历则轻松多了,甚至有些轻视生死。
细数道旁双只堠,辰阳辛苦是初程 —— 描述了在山间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两座烽火台。这里的“辰阳”可能是地名,“辛苦”则是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辛。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