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天无一日晴,乱山处处走溪声。
废坪隔岸分秧水,小砦因高占土城。
楚树含情如有待,蛮花问俗总无名。
嵚崎路在风波外,不碍行人触暑行。
【注释】
(1)“自沅州”:出自《送严士元》诗:“去家千里远,出塞五年余。此地别乘骑,何人知所如。”
(2)“抵麻阳”:出自《送沈子福游湖南洞庭》诗:“潇湘为客久,今日到长沙。”
(3)“半月天无日”:出自《送严士元》诗:“白帝城边云出门,瞿塘峡口月中没。”
(4)“乱山处处走”:出自《送严士元》诗:“江上秋风动客情,孤舟寒雨直相迎。”
(5)“废坪隔岸分秧水”:出自《送严士元》诗:“南浦清霜落,回船古渡头。竹溪残雾断,枫岸晚烟收。”
(6)“小砦因高占土城”:出自《送严士元》诗:“楚木迷云日,蛮花问俗名。路随山转远,人逐树行轻。”
(7)“楚树含情”:出自《送严士元》诗:“江边一树柳,日暮独依依。”
(8)“蛮花问俗”:出自《送严士元》诗:“楚山巫峡长,巴国信中绝。巴人恨前事,花发应流血。”
(9)“嵚崎”(qīn qi):险峻。
(10)“不碍行人”:出自《登科后》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赏析】
此诗写作者从沅州出发,经过麻阳时,看到沿途风景的感慨之作。
首联写诗人行程的艰辛。首句中的“无一日晴”,说明一路上阴霾不断。第二句说,到处是乱山,到处都是溪流的声音,写出了旅途的艰险。
颔联写途中的风景。第一句中的“隔岸”,写出了山路的曲折。第二句中的“因高”写出了山峰的险要。第三句中的“小砦”写出了村落的密集。第四句中的“占土城”写出了土地的贫瘠。
颈联写沿途的景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楚树含情,好像在等待什么;蛮花问俗,总带着一种无名的哀愁。
尾联写诗人对前途的态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崎岖的山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仍然不影响行人继续前行,不怕热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