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冈猛火夜烧营,槃瓠西来尚有城。
百雉凭高经雨黑,五溪流恶入江清。
就倾庐舍全无主,畏险舟车半不行。
欲访遗书寻二酉,旁人指点笑书生。
【诗词】
辰州
连冈猛火夜烧营,槃瓠西来尚有城。
百雉凭高经雨黑,五溪流恶入江清。
就倾庐舍全无主,畏险舟车半不行。
欲访遗书寻二酉,旁人指点笑书生。
【注释】
- 辰州:指唐代的沅陵县(今湖南怀化市),当时此地有盘瓠(传说中一种能食蛇的野兽)居住。
- 连冈:连绵不断的山冈。
- 猛火:猛烈燃烧。
- 夜烧营:夜里烧毁营地。
- 槃瓠:传说中的怪兽,这里可能是指盘瓠的后代。
- 西来尚有城:盘瓠的子孙在西边依然有城池。
- 百雉:古代建筑常用数字“百”表示高大,这里指城墙非常高大。
- 凭高经雨黑:站在高处,经历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阴暗。
- 五溪:指沅水、巫水、辰水、溆水、武水五个支流。
- 江清:河水清澈。
- 就倾庐舍:形容房屋倒塌。
- 畏险舟车半不行:害怕危险的船和车不能通行。
- 二酉:即《归去来辞》中提到的“二酉”地方,位于辰州附近。
- 旁人指点笑书生:周围的人嘲笑这个读书人无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夜晚看到辰州的景色,以及当地的一些情况。首句“连冈猛火夜烧营”,描绘了一幅大火焚烧营地的惨烈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破坏的痛惜之情。次句“槃瓠西来尚有城”,则是对盘瓠的子孙在西边依然有城池的描述,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坚韧与执着。
第三句“百雉凭高经雨黑”,通过描写高大的城墙在雨中的阴暗景象,反映了战争后的荒凉与萧条。接下来的两句“五溪流恶入江清”,则表现了五条河流因战乱而变得浑浊,反映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
诗的最后一句“欲访遗书寻二酉,旁人指点笑书生”,可能是诗人想要寻找失散的书籍或遗迹,但周围人却嘲笑他的无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以及对现实无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破坏的场景描述和周围人的冷漠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与文化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