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南湖水,重来洗病眸。
堂前初秉烛,桥外暂维舟。
肯践三秋约,宁须一夕留。
回头经死地,长恐见无由。

【注释】

①鸳湖:在今浙江湖州。济苍,名曾济苍(1726—1794),字子野,号秋江居士,浙江德清人。清代诗人。

②别后见寄诗中舟字韵兼订秋凉偕高大立见过之约:这是一首七绝诗,作者在诗的开头两句写景叙事,接着抒发感慨;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高潮。“别后”二句写自己重来湖上的情景,“肯践”二句写与济苍约定过湖相见之事。“回头”三句点出自己的心事,表达了自己对济苍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与济苍分别后重游鸳湖时,并收到济苍的赠诗。

首联“好片南湖水,重来洗病眸。”写诗人重游鸳湖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从南湖的美景出发,感叹自己久病初愈,心情舒畅,于是又来到这里游玩、观赏。“好”字写出了诗人对南湖的喜爱。“重来”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南湖的留恋和喜爱。“洗病眸”写出了南湖的美丽景色给诗人带来的愉悦和轻松。诗人用一个“重”字,既表现了自己的心情愉快、兴奋,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这次出游的目的,即为了游览南湖、欣赏南湖的美景。

颔联“堂前初秉烛,桥外暂维舟。”写诗人在南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人来到南湖的岸边,看到前面有一座小亭子,上面有一盏明亮的灯笼,这盏灯照亮了湖面的景色。而桥外边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人正在划船。这一联写得很有意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用“初”、“暂”两个词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表现了诗人的心情由紧张转为平静。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桥边的那艘小船比喻为“画舫”,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肯践三秋约,宁须一夕留。”写诗人与济苍约定过湖相见之事。“肯践”二字表现出了诗人对与济苍见面的强烈期待,而“宁须”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时间安排上的考虑和斟酌。诗人在这里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既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同时又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济苍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重逢时刻的渴望和期待。

尾联“回头经死地,长恐见无由。”写诗人面对未来重逢时刻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在经过一片荒凉之地的时候,不禁回想起自己与济苍离别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痛苦。诗人用“长恐”二字表达了自己对重逢时刻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未来重逢时刻的忧虑和恐惧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世事无常的认识和感悟。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重游南湖时所见所感以及与济苍约定过湖相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济苍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逢时刻的期盼和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