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色昏昏合,雷声隐隐粗。
群情希汜濩,天意恤焦枯。
一溉功虽细,千林气稍苏。
篝车吾且祝,不敢笑田夫。

【注释】

得雨:获天之佑,普降甘霖。海色昏昏合——指天空阴郁昏暗。雷声隐隐粗——指雷声沉闷低沉。

群情希(希望)汜濩(水名,流经河南、山东等省境),天意恤焦枯——百姓们盼望雨水滋润农田。

一溉(yì)功虽细(guò),千林气稍苏——一点雨水就足以使大片森林的树木稍微复苏,生机勃勃。

篝车吾且祝(zhù),不敢笑田夫(fū)——我祈祷神灵保佑,不敢对农夫嘲笑。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夏六月,时李白因受牵连下狱,获释后出狱,途经洛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首联“海色昏昏合,雷声隐隐粗。”描绘了一幅大雨即将来临的景象。诗人站在海边,看到天空阴沉,乌云密布,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这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颔联“群情希汜(hàn yì)濩(hù),天意恤焦枯。”“希”通“希”,“汜濩”是水名。“天意恤焦枯”,意思是百姓渴望着这场及时雨,以解燃眉之急。这里的“焦枯”,用来形容庄稼因缺乏水分而枯萎凋敝的状况。

颈联“一溉(yì)功虽细,千林气稍苏。”“一溉”即一瓢水的灌溉,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雨水。“千林”代指大片的林木,“气稍苏”是指树木的枝叶开始恢复生机。这里的“苏”字,用来形容树木在雨水滋润下逐渐复苏的状态。

尾联“篝车吾且祝,不敢笑田夫。”诗人在祈祷神灵保佑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敬意和同情。这里的“篝车”指的是诗人乘坐的车子,“田夫”则是指辛勤劳作的农民。诗人通过祈祷和表达敬意,展现了自己与农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雨将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