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京华至,为言赤地同。
不成驱鬼魃,兼恐致蝻螽。
奠瘗神何定,精诚感或通。
仍闻汉廷议,策免到三公。
注释:
五月不下雨,一直下到六月。有位客人从京城来,说赤地同天一样。不能驱赶鬼魃,还害怕蝗虫螽斯。祭祀时神是否能够安宁,只有诚心才能感动神灵。听说朝廷正在讨论此事,决定让三公辞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面对京官们因连年旱灾而提出的“祈雨”之策的反对意见时的感慨之作。诗中以“赤地同天”四字为总领,概括了整个诗篇的主旨。
首联“有客京华至,为言赤地同。不成驱鬼魃,兼恐致蝻螽。”意思是:有一位客人从京城来到我这里,告诉我京城也和赤地一样,连日干旱。不能驱除旱魃,还生怕蝗虫螽斯出现。诗人在这里用“赤地”一词,既表明京城已经出现了旱灾,又暗含京城和赤地一样的严重旱情。“驱鬼魃”、“恐致蝻螽”,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旱灾的担忧和对旱灾的无奈之情。
颔联“奠瘗神何定,精诚感或通。仍闻汉廷议,策免到三公。”“奠瘗”即祭奠,意指祈祷神灵保佑,使旱灾平息。“精诚感或通”则是指只要真心诚意地祈祷,也许能够得到神灵的感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质疑,认为如果仅仅通过祈祷神灵来祈求雨水的到来,那么即使得到神灵的庇护,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旱灾问题。
颈联“仍闻汉廷议,策免到三公。”(《全唐诗》卷761作“仍闻汉廷议,策免及三公。”)意思是:我还听说朝廷正在讨论此事,决定让三公辞职。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怀疑,认为如果仅仅依赖祈祷神灵来解决问题,那么只会让官员们更加疲惫不堪,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尾联“吾将献一言,庶几裨皇猷。”(《全唐诗》卷761作“吾将一进言,庶几裨皇猷。”)意思是:我将要献上一句话,希望能够对皇上的决策有所帮助。这里的“一言”指的是对朝廷决策的批评和建议,而“皇猷”则是指皇帝的治国方略。通过这个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决策的不满和对皇帝治国能力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