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山形断,柴庄岭脉延。
言寻五云洞,试酌钵盂泉。
草偃秋迷径,林深午见天。
老僧年七十,揖客鸟巢边。

【解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五云洞后的感受。

首联“邓尉山形断,柴庄岭脉延”,描绘的是邓州和荆门的山脉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言寻五云洞,试酌钵盂泉”两句是说,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五云洞,并且想在这里喝上一口清凉的水。“五云”即“五云山”,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为鄂西山地主峰,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五云洞”即指此山。据传,山上有五个天然洞穴,相传为五位仙人居处,故名五云洞。“言寻五云洞,试酌钵盂泉”一句中“言”、“试”二字表明诗人对五云洞的向往和探寻,也表现了他急于品尝泉水的愿望。

颔联“草偃秋迷径,林深午见天”,描写了山林中的景色,草木茂盛遮断了小路,到了秋天,林木茂密遮住了阳光,使人看不到太阳在哪里。“林深午见天”这句中的“林深”与“午见天”形成对比,突出了树林的幽深。

颈联“老僧年七十,揖客鸟巢边”,描写了老僧的形象,他年已古稀之年,却仍然在山中居住。“揖客鸟巢边”一句中的“揖”字表明了僧人对客人的热情招待。

尾联“老僧年七十,揖客鸟巢边”,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写出了老僧的年岁,而且写出了他对人的热情好客,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答案】

邓尉山形断,柴庄岭脉延。

言寻五云洞,试酌钵盂泉。

草偃秋迷径,林深午见天。

揖客鸟巢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