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代声传汉将营,劳臣千载共知名。
功成东北来江左,威服西南重楚荆。
丞相祠堂留古柏,昆明池水失长城。
即教尚父今犹在,无复磻溪钓玉璜。
【注释】
诸将四首:杜甫的诗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盖代声传汉将营,劳臣千载共知名。功成东北来江左,威服西南重楚荆。丞相祠堂留古柏,昆明池水失长城。即教尚父今犹在,无复磻溪钓玉璜。
【译文】
汉代名将的英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他们为国建功立业,千载之后依然被人们所景仰。功成名就后,他们来到东南地区,在那里建立功勋。在西南地区,他们也建立了赫赫战功,使楚国和荆地都臣服于他们。丞相诸葛亮的祠堂里,还留有那棵古老的柏树。那昆明池边,曾经的古长城也不见了踪影。如今即使还有像姜子牙那样的人,也再不能像他一样辅佐明君了!
【赏析】
此诗是杜甫对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赞颂诗,也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之一。
“盖代声传汉将营,劳臣千载共知名。”起句即点出题旨,赞扬诸葛亮以一人之力,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江山,功绩卓著。
第二联:“功成东北来江左,威服西南重楚荆”。这两句写诸葛亮平定中原,统一南方,威震四方的英雄业绩。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诸葛亮平定了北方的曹魏,统一了南方的吴、蜀两国。但是,从诗意看,这里所说的“东北”“西南”,并不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泛指全中国。因为诸葛亮一生,主要活动在中原一带,他北伐曹魏,又南征吴国,所以这里说“功成东北”,实际上是指他在全中国的统一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联:“丞相祠堂留古柏,昆明池水失长城。”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景物,实际上是借写景物来抒发感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灭亡。他的祠堂虽存,但已无人来祭扫了;昆明池边的古长城也已不复存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无限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即教尚父今犹在,无复磻溪钓玉璜。”意思是说,如果诸葛亮还在世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像姜太公吕尚一样,继续辅佐明君。但是,诸葛亮已经离开了人世,所以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辅佐明君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