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前倚醉一悲歌,自卷虾须入绮罗。
红烛背人偷验取,砑缭绫上旧恩多。

《东平诗百首录二·其一》是清代诗人姚世靖的一首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帘前倚醉一悲歌,自卷虾须入绮罗。

  • 解释:在帘前倚靠醉酒,吟唱着悲伤的诗歌,自己卷起虾须般的丝带,将其卷入华丽的丝绸之中。

  • 红烛背人偷验取,砑缭绫上旧恩多。

  • 解释:红烛背后有人偷偷地查验取物,那精美的砑缭绫上还留有旧时的恩情和记忆。

  • 赏析(注释):

  • 帘前倚醉一悲歌:描绘了主人公在酒意朦胧中独自抒发情感的情景。”倚醉”表明了主人公可能饮酒过量,而”悲歌”则揭示了其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哀怨。

  • 自卷虾须入绮罗:通过”自卷”二字,表现了主人公主动且优雅的动作,而”虾须”则是丝带的一种,象征着细腻和柔美,最终被卷入华丽织锦的“绮罗”之中,这既展示了主人公对物质细节的精致把控,也暗示了他心中对华丽世界的向往。

  • 红烛背人偷验取:这里运用了”背人”这一动作,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隐蔽性,”红烛”则烘托出夜晚的氛围,而”偷验取”则表达了主人公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的态度。

  • 砑缭绫上旧恩多:”砑缭”描述了绫罗的质感,给人一种柔软且光泽闪烁的感觉。而”旧恩”则是指过去所受的恩情或情谊,意味着这些感情深厚且难以忘怀。

姚世靖在这首《东平诗百首录二·其一》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在夜幕下独自饮酒、沉思的文人形象。他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华美与细腻,更深刻挖掘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过往经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生活情趣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