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藉于虚,如相吸嘘。
如嘘如吸,如暌如接。
如拱如揖,意不可执。
执我长剑,挥彼清风。
风籁应宫,被乎壤穹。
一斡机转,万里乐同。
我厕其中,父母雍雍。
室家蓬蓬,胡不融融。(八章)
皇圣顺天,兵为祥气。
匿虱在裈,于肤何累?
虽我下民,身非习置。
要念村墟,亦天子地。
阳泽所临,曷尝吾弃?
无弃斯完,无扰斯安。
圜昊拭镜,方舆止磬。
我厕其间,有山芊芊。
有川绵绵,胡不闲闲?(九章)
【注释】
-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日。置酒江楼:把酒摆到江边的楼上。独酌竟日:独自喝酒,一整天。赋:作诗。四言九章: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四个字,共八句。
- 各藉于虚:各自附着于虚空中,借指彼此相依。
- 如相吸嘘(xū):像相互吸引和呼气一样。
- 如嘘如吸:像吸气又像呼气。
- 如暌(kui)如接:像分离又像接触。
- 如拱如揖(yì):像拱手又像作揖。
- 意不可执:思想感情是难以捉摸的。
- 握(wò)我长剑:握着我的长剑,挥舞它。
- 挥彼清风:用那股清风去挥舞它。
- 风籁应(lài)宫:风声响应皇宫的音乐声,指宫廷中的乐声。
- 壤穹(qiàng):大地。
- 斡机转(guō jī zhuǎn):指运转机关、操纵机杼等。
- 万里乐同:全国上下的欢乐是一样的。
- 我厕其中:我在其中。
- 父母雍雍(yōng yōu):父母之间和和美美。
- 室家蓬蓬:家里的和睦繁荣。
- 胡不融融:为什么不融洽呢?
- 皇圣顺天:皇帝顺应天意。
- 兵为祥气:军队成为吉祥之气。
- 匿虱在裈(kūn):躲藏的小虫躲在裤子里。
- 虽我下民:虽然我是老百姓。
- 身非习置:身体不是习惯所养成的。
- 要念村墟(xū):不要忘记乡村的村落。
- 亦天子地:也是天子治理的地方。
- 阳泽所临:阳光普照的地方。
- 曷尝吾弃(hé chán wú qù):怎么会把我抛弃?曷尝,何尝,怎么。
- 无弃斯完:不要抛弃,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 无扰斯安:不要骚扰,才能安宁。
- 圜昊(yuán hào)拭镜:天上的玉帝正在擦着镜子。
- 方舆止磬(qìng):地上的帝王停止敲钟。
- 我厕其间:我在其中。
- 有山芊芊(qiān qiān):有连绵不断的高山。
- 有川绵绵:有绵延不断的河流。
- 胡不闲闲:(jǔ xí),何不悠闲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写元旦饮酒赋诗之作。诗人从“元”字生发开去,以天地间万物的和谐统一来喻示人世间的太平盛世。全篇充满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此诗前四句为起兴部分。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元旦这一天登上高楼饮酒作诗的情景。“元旦”,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置酒”,即摆设酒宴;“江楼”指长江之边高楼上的楼台,也就是宴饮之所。诗人登上高台,面对江山胜景,不禁心旷神怡,于是举杯畅饮,放声吟咏起来。“独酌竟日”,说明诗人心情舒畅,豪兴勃发,一醉方休。接着,诗人以“四言九章”的形式,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美好祝愿与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殷切期望。
写诗人通过饮酒吟诗,表达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它们就像呼吸一样,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既有相聚之时,又有分离之时。诗人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认为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理解和把握的。因此,人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长剑那样珍视和驾驭大自然,让风吹拂大地,使万物欣欣向荣。诗人还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图景: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陶醉。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社会政治领域,表达了他对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是上天的意愿,而军队正是体现这一意愿的关键力量。因此,军队应该是吉祥之象,不应该被忽视或遗弃。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到饮酒吟诗的主题上来,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身处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庆幸之感。诗人认为,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无尽财富。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些自然景观,尽情地欣赏它们的美丽,同时也要关注民生问题,让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最后两句,诗人以“圜昊拭镜”,“方舆止磬”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民众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愿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民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