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花锈上灵铅,六十三字刓鸿篆。
上方省制,大厨供敕,内丞司膳。
阴后甘泉,阳平酸枣,锦蛾掣电。
想银筝横柱,玉绳界户,喧华邸、通宵宴。
不分红羊劫变。
散多少、宫鸦樯燕。
泖庄堕羽,冶城残爪,海东重见。
渭朔秋沉,芦霜砾火,断鸿啼遍。
剩羊金一绽,莲辉耿耿,照渐台怨。
小楼连苑汉建昭雁足灯,为徐子山赋。
雁足灯:古代的一种装饰性灯具,以雁足形状制作。
小楼连苑,汉建昭雁足灯,是为徐子山所作。
译文:小楼与苑相连,如同汉建昭时期的雁足灯一般。这盏小楼旁的雁足灯,是徐子山的作品。
蜡花锈上灵铅,六十三字刓鸿篆。
上方省制,大厨供敕,内丞司膳。
阴后甘泉,阳平酸枣,锦蛾掣电。
想银筝横柱,玉绳界户,喧华邸、通宵宴。
不分红羊劫变。
散多少、宫鸦樯燕。
泖庄堕羽,冶城残爪,海东重见。
渭朔秋沉,芦霜砾火,断鸿啼遍。
剩羊金一绽,莲辉耿耿,照渐台怨。
注释:灵铅:指蜡烛的芯子,也比喻心志坚定的人。六十三字:这里指的是徐子山所赋的小楼旁的那盏雁足灯,上面刻有六十三个字。刓鸿篆:刻着鸿雁和篆书的文字。上方省制,大厨供敕,内丞司膳:指的是朝廷之上的高级官员们。
译文:蜡花上雕刻着灵铅,上面的文字刻有六十三个字。上方的官府中制定规章,大厨负责提供膳食,内丞掌管饮食。阴后的甘泉,阳平的酸枣,锦翅鸟在天空中飞翔。想象那银筝横柱,玉绳界户,繁华的邸宅中,通宵达旦的宴会。不分红羊的灾难,散失了多少宫殿上的飞檐和高楼上的栏杆。泖庄的残翼,冶城的断爪,海东重新见到了。渭水和朔风的秋季,芦花飘落,寒霜覆盖砾石。孤雁悲鸣,断鸿哀啼,遍地都是秋天的气息。剩下的羊脂酥一块,莲子的光芒明亮,照着渐台的哀怨。
赏析: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小楼连苑汉建昭雁足灯,为徐子山赋。”描绘了一幅小楼与苑相连的画面,如同汉建昭时期的雁足灯一般。这盏小楼旁的雁足灯,是徐子山的作品。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小楼周围的景色,以及小楼本身的特色,表达了他对小楼的喜爱之情。
中间四句“蜡花锈上灵铅,六十三字刓鸿篆。上方省制,大厨供敕,内丞司膳。”描述了小楼旁边的雁足灯上雕刻着灵铅,上面刻有六十三个字。上方的官府中制定规章,大厨负责提供膳食,内丞掌管饮食。这里的“上方”可能指的是朝廷之上的高级官员们。
最后六句“阴后甘泉,阳平酸枣,锦翅掣电。想银筝横柱,玉绳界户,喧华邸、通宵宴。不分红羊劫变。散多少、宫鸦樯燕。”则是对小楼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夜晚小楼中的热闹场景。其中“阴后”可能指的是皇宫的后院,而“阳平”则是指皇宫前面的广场。锦翅鸟在天空中飞翔,想象那银筝横柱,玉绳界户,繁华的邸宅中,通宵达旦的宴会。不分红羊的灾难,散失了多少宫殿上的飞檐和高楼上的栏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小楼的美丽与繁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小楼的喜爱与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