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庭院。
正迟迟月上,沉沉夜半。
画出疏疏梅影瘦,寂寂苍苔步缓。
点帽香寒,蘸衣露湿,吟思含凄惋。
谁家楼阁,笛声天际飘远。
可是才子姜夔,先生和靖,借此春光遣。
六槅冰纹烟琐碎,萼绿江南梦断。
鹤语廊回,鹃啼星淡,晓气浮葱茜。
笑他驴背,灞桥风雪无限。
【注释】
①壶中天:词牌名。又名《壶中天慢》、《壶中天令》。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②朱研山:指用朱砂研成的颜料画的梅花,因色如研山而得名。③瘦:凋敝、枯槁。④苍苔:深绿色的草本植物,长在潮湿的地方。⑤点帽香寒,蘸衣露湿:意谓点上梅花的香气就感觉到了冷,沾了梅的露水就感觉湿,是形容梅花香气袭人,清幽淡雅。⑥和靖:宋林逋号和靖先生,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著有《山中泛舟》诗。⑦六槅(chuò):指屏风。⑧萼绿江南梦断:萼绿,即梅花的一种,花白色,清香。“萼绿”为借代之词。“梦断”,意谓梦也断了。⑨鹤语廊回:鹤语,鹤的鸣叫。廊回,指庭院。⑩鸳啼星淡:鸳,鸳鸯,一种水鸟。“星淡”意谓星光暗淡。⑪灞桥风雪无限:灞桥,在长安东南,汉时为送别之处。“风雪无限”指灞桥的景色,也可指送别之情。⑫驴背:指骑着驴子的人。⑬灞桥风雪:指灞桥上的风雪。⑭无限:无边无际。⑮汴河:古运河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⑯京口江:即京口江口,在今江苏镇江市西面。⑰京口:古地名,在今江苏镇江市。⑱梦断扬州:扬州,古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⑲京口江头:在京口江边。⑳吴头楚尾:指长江下游地区,东吴之地与楚国之地相接。㉑吴头楚尾一帆过:意思是大船从吴地(今苏州)到楚地(今武汉),只经过一次,比喻事情轻而易举。
【赏析】
此首《鹧鸪天》词以梅花为题,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曲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深深庭院。正迟迟月上,沉沉夜半。”起首两句描写了一幅深夜庭院中的图画。庭院深深,月儿迟迟上弦,夜已深沉。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着诗人深夜独坐、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
“画出疏疏梅影瘦,寂寂苍苔步缓。”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梅花疏影图。梅花虽已凋零,但依然挺拔俊逸,给人以坚强向上的力量。而苍翠的苔藓则衬托出梅的清雅高洁。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梅花与苔藓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傲骨。
“点帽香寒,蘸衣露湿,吟思含凄惋。”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自己的形象——手持梅花,帽顶沾满梅花的香气,衣衫被露水打湿。这些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忧郁、凄凉。
“谁家楼阁,笛声天际飘远。”最后一句,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看到了远处的楼阁、传来的笛声。这里的楼阁、笛声都是虚指,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正在消逝,让人感到惆怅。
“可是才子姜夔,先生和靖,借此春光遣。”这里,诗人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姜夔和和靖先生。他们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咏史抒怀著称于世。诗人通过这两位文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六槅冰纹烟琐碎,萼绿江南梦断。”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屏风画面。屏风上的冰纹纹理细腻,烟云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萼绿江南梦断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鹤语廊回,鹃啼星淡,晓气浮葱茜。”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补充和延伸。鹤在廊回之间发出清脆的叫声,杜鹃在夜空中啼叫,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葱茜的气息。这些景物都与梅花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灞桥风雪无限。”最后一句,诗人再次提到了灞桥风雪。这里的灞桥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诗人心中的一个重要象征——离别与思念的象征。诗人用“驴背”来表示自己骑马离去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与亲人或朋友分别的痛苦与无奈。而灞桥风雪更是增添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