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苔积馀雪,深闼何潭潭。
瑟缩寸茧中,在物吾其蚕。
孤心抱如壑,幽极难自探。
怪石对病躯,瘦影兀瞿昙。
堂雀不避罗,横朔风正酣。
低门受荒瞩,剩柳犹㲯毵。
宿烟冻墟里,阔翠飘明岚。
收樯碇午潮,过峡无一帆。
以身恣回薄,弱甚吾未堪。
力护道气存,惧与群物渰。
天心忌雕屑,真元古无镵。
万卷糟粕辞,讵足供研覃?
【注释】
老苔:年久的苔藓。积馀雪:积雪已积聚多年。何潭潭(chá tān):何其深邃。瑟缩(sè suō):紧缩的样子。寸茧中:一寸厚的茧壳里。蚕(cán):蚕,这里指蚕丝。孤心:孤单的心。抱如壑:像山一样怀抱着。壑:山沟。幽极:深远至极。难自探:难以自我探索。怪石:奇特的石头。病躯:有病的身体。瞿昙:梵语,意译为“释迦牟尼”,古印度佛经中的一位大圣者,这里指僧人。堂雀:庭院中的小鸟。不避罗:不怕网罗。横朔风正酣(hāng):狂风怒吼。朔风:北风。正酣:非常猛烈。低门:低矮的门。受荒瞩:受到荒凉的注视。剩柳:残败的柳树。㲯毵(nǎo sān):形容枯草随风摆动的样子。宿烟:隔夜的烟雾。冻墟:冻死的废墟。阔翠:宽大的绿色。飘明岚:飘动的白云。收樯碇(jiàn dǐng):收回船桅。樯碇:桅杆和锚。午潮:中午的潮汐。过峡:通过峡谷。回薄:迂回曲折。弱甚:多么虚弱。吾未堪:我承受不了。力护:尽力保护。道气:道家之气;道教精神。惧与群物渰(yǎn):害怕被万物所压。天心:上天之心。忌讳(kài jì):忌讳,指忌讳雕刻琐碎之事。真元:真正的元气。古无镵(qiān):古代没有雕刻刀。糟粕(bào fǔ):糟粕,比喻那些无价值的东西。糟粕辞:指那些空洞无用的文字或言辞。研覃(tán sū):深究研究。
【译文】
年久的青苔上堆满了积雪,深深的门内显得如此深邃,蜷缩在一寸厚的茧壳里的我,是蚕还是虫?
孤独地怀抱着像山一样深的胸怀,深沉至极我无法自己探索,面对怪石,我有病的身体,瘦骨嶙峋,兀然屹立如同瞿昙,
庭园里的小鸟儿不躲避网罟,狂风呼啸,正猛烈地肆虐,低矮的门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残败的柳树仍然挺立,
隔夜的烟雾笼罩着死寂的废墟,宽广的青翠飘动着明亮的云雾,收回船桅,中午的潮汐涌来,穿越峡谷,却不见任何船只,
我用身体去抵挡曲折蜿蜒的河流,我的虚弱程度,我承受不了,竭力保护那道家的精神,害怕被万物所压,
上天之心,厌恶雕文刻镂的琐事,真的元气,自古以来就没有雕刻的痕迹,
万卷书籍堆积着无用的文字和词藻,哪里值得深入钻研呢?
【赏析】
本诗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之脆弱的感叹。全诗以“冬日旅怀杂诗三章”为题,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分别描写冬日景象和诗人的感受;后两句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首章以“老苔积馀雪”开篇,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图。苔藓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积满了积雪,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这种景象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接着,诗人用“深闼何潭潭”来形容门内深邃、令人感到不安的空间,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潭潭”一词,既形容了空间的深远,也暗示了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最后一句“抱如壑”,则将诗人比作一只深藏不露的野兽或者智者,暗示着他的深沉和智慧。
次章中,诗人转而关注自然景色的变化。他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包括“堂雀不避罗”和“横朔风正酣”。这些描述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荒凉和萧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失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末章则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身体的虚弱和无力,“以身恣回薄,弱甚吾未堪。”这两句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无奈。然而,紧接着他又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持和对未来的信心。“力护道气存,惧与群物渰。”他努力保持自己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被世俗的纷扰所淹没,但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情感态度以及展示人生哲理等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自然和道德等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