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如我穷,亦复如我骄。
本无过人才,未肯轻人邀。
夙昔期闭门,誓以铁铸牢。
不作琼树枝,委土何妨茅?
诗书难煮烹,在室谪渐交。
聊援冯妇例,攘臂行于郊。
子行方八月,饯子沽浊醪。
张帆已在岸,座上歌且箫。
斯时江城雨,激之风如潮。
落叶飒有声,与雁空中飘。
雁声催送君,未别心先遥。
预愁城西山,阻梦千尺高。
得君一纸书,累我十日劳。
傍灯屡翻覆,烙面忘其焦。
在君远忆心,羡我安蓬蒿。
燕马就齐粟,数在吾难逃。
近腊天为冰,冻地成不毛。
纤钜各敛蛰,大渤孤萍漂。
但留灯若君,与我相依撩。
君或忆我形,瘦鹳啼霜巢。
修篁拄直干,斜受东风挠。
破匣思切蔬,咄嗟吾怨刀。
及今时序迁,天末当回桡。
安知跅弛者,尚蹴南海鳌。
明朝破雪归,穷巷重子遭。
应将新泪痕,各各验绨袍。

诗句

1 有怀张培基客上虞得三十韵 - 表达了对朋友张培基的深情怀念,并提到自己在诗作中表达这种情感。

  1. 张子如我穷,亦复如我骄 - 描述了自己和张培基都有一定的才华,但都不以自傲。
  2. 本无过人才,未肯轻人邀 - 强调自己并非天才,但并不傲慢于他人的邀请。
  3. 夙昔期闭门,誓以铁铸牢 - 表示自己立志要闭门不出,像铁一样坚固。
  4. 不作琼树枝,委土何妨茅 - 表示不做高枝上的琼树,做低处的野草也可以。
  5. 诗书难煮烹,在室谪渐交 - 形容读书和学习不易,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志向。
  6. 聊援冯妇例,攘臂行于郊 - 借用冯妇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7. 子行方八月,饯子沽浊醪 - 描述了张培基即将出发的情景,以及为他准备的酒。
  8. 张帆已在岸,座上歌且箫 - 描述送别场景,张培基已经踏上船,而自己则在岸上唱歌。
  9. 斯时江城雨,激之风如潮 - 描述了江城的雨景,风力之大如同潮水般汹涌。
  10. 落叶飒有声,与雁空中飘 - 通过落叶的声音和雁鸟在空中飞翔的景象,描绘了秋日的萧瑟。
  11. 雁声催送君,未别心先遥 - 雁鸟的叫声似乎在催促张培基离去,而自己却在心中默默地为他担忧。
  12. 预愁城西山,阻梦千尺高 - 预示着对张培基离去后的忧虑,以及他梦中所见到的高远山峰。
  13. 得君一纸书,累我十日劳 - 收到张培基的来信后,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有些过度兴奋。
  14. 傍灯屡翻覆,烙面忘其焦 - 形容反复阅读张培基的信时,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15. 在君远忆心,羡我安蓬蒿 - 表达对张培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羡慕自己能安然地生活在野外。
  16. 燕马就齐粟,数在吾难逃 - 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就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但也难以摆脱困境。
  17. 近腊天为冰,冻地成不毛 - 描述了冬季严寒的景象,大地被冰雪覆盖,变得荒凉。
  18. 纤钜各敛蛰,大渤孤萍漂 - 用“纤钜”和“大渤”来形容冬天万物沉睡的状态,而“孤萍漂”则描绘了水中漂浮的孤舟。
  19. 但留灯若君,与我相依撩 - 虽然只有灯光相伴,但仍然希望与张培基保持联系,互相激励。
  20. 君或忆我形,瘦鹳啼霜巢 - 希望张培基能够记得自己的形象,就像瘦小的鹤在霜雪中栖息一样。
  21. 修篁拄直干,斜受东风挠 - 竹子笔直地生长着,但仍然受到东风的吹拂,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2. 破匣思切蔬,咄嗟吾怨刀 - 形容内心的急切和无奈,仿佛要用刀来切开自己的胸膛。
  23. 及今时序迁,天末当回桡 -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24. 安知跅弛者,尚蹴南海鳌 - 暗喻那些不能把握机会的人,依然可以像踩踏大海中的巨鳌一样生活。
  25. 明朝破雪归,穷巷重子遭 - 期待着与张培基重逢的日子,即使身处偏僻的小巷。
  26. 应将新泪痕,各各验绨袍 - 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愿意用自己的泪水来证明这份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