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云春柳枝,作花尽轻薄。
须知江上风,有时入萧索。
星月炯炯悬,山河誓犹昨。
抱石果不移,讵愁利刃斫?
手披当途榛,下见万仞壑。
阴山无阳春,燕飞亦何乐?
托怨三章 其二
注释:
- 敢云春柳枝,作花尽轻薄:我不敢说春天的柳树枝条,它们盛开的花朵多么不珍惜。
- 须知江上风,有时入萧索:要知道江河之风,有时也会变得萧瑟而寒冷。
- 星月炯炯悬,山河誓犹昨:明亮的星星和月亮高悬夜空,但山河的誓言依旧如旧。
- 抱石果不移,讵愁利刃斮:抱着石头终究不会移动,又何必担心锋利的刀刃会砍伤呢?
- 手披当途榛,下见万仞壑:用手拨开挡在前方的草丛,下面是深深的峡谷。
- 阴山无阳春,燕飞亦何乐:在阴冷的山中没有温暖的春天,燕子飞行也快乐吗?
译文:
不敢说春天的柳树枝条,它们盛开的花朵多么不珍惜。要知道江河之风,有时也会变得萧瑟而寒冷。明亮的星星和月亮高悬夜空,但山河的誓言依旧如旧。抱着石头终究不会移动,又何必担心锋利的刀刃会砍伤呢?用手拨开挡在前方的草丛,下面是深深的峡谷。在阴冷的山中没有温暖的春天,燕子飞行也快乐吗?
赏析:
姚燮的《托怨三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感慨。首章“一饱未为德,一饿生怨嗟”展现了人生的艰难与困苦,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而第二句“罗浮云两山,风雨相合离”,则以自然的景象比喻人生的离别与离散,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无奈与哀伤。
第三句“本无蒂与根,变幻胡由窥”,进一步揭示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因温如中酒,神味供细斟”,则通过比喻,将人的情感比作饮酒,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微妙。而“因温如中酒,神味供细斟”一句,更是将情感的复杂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抱石果不移,讵愁利刃斮?手披当途榛,下见万仞壑”,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人以“抱石”比喻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而“利刃斮”则形象地表达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坚韧精神的赞美,更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勇敢面对和无畏前行的精神风貌。
《托怨三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姚燮诗歌创作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勇敢面对和无畏前行的精神风貌。这些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