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
诗句原文:
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以及赏析:
- 诗句翻译:
- “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表达了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束缚住凶猛的老虎,比喻即便有才能或技艺,也可能被轻视或不被理解。
-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意味着即使是珍贵的文献或才华也被轻易忽视,强调了知识和才华的宝贵。
-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描绘了山中的猴子因为寒冷而受苦,而云朵则不会因为缺乏棉花而变厚,暗喻环境艰苦或条件恶劣。
-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指出历史的记载只留下了名字而没有留下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历史遗忘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对那些短暂生命的轻蔑。
-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这里的“公”可能是指某位有远大志向的人物,他如同绣州(即绣州郡,今四川崇庆)一样杰出,但早年就遭遇挫折。
-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苍颉是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这里比喻想要通过学习文字来掌握世间的知识。
-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这里的“妾”和“仆”可能是人名或者官职,他们分别掌管着重要的典籍如蔡石经和扬太玄。
-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神獬可能是某种神兽,它站在岸边独自一只角,象征着独立和强大。
-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描述了岁月带来的变化,面容因疲惫而显得憔悴,尽管如此仍坚持照镜。
-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暗示着某些看似平凡或无知的人实际上可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之心。
-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表示写书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这些努力无法直接带来物质回报。
-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巫咸是神话人物,羲和则是传说中负责驾驭太阳的神,两者都与日有所关联。这句话可能在讽刺那些重视权力和地位胜过真正知识和智慧的人。
- 诗歌鉴赏:姚燮在《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知识、才华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个诗句都像是一幅独立的画卷,共同织成了一幅关于人生、理想和现实交织的广阔画布。姚燮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能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切关怀和不满。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姚燮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审视。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