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沙出烟色,淬若芙蓉铓。
棱棱照空碧,薄日凝无光。
中包极深赭,横叠皆老苍。
危凹断成涧,怪砾环作墙。
鹤翅陡旁折,龙首忽上昂。
草木不散附,特立天骨张。
防山一拳石,万古遥相望。
太阴郁元气,至正朝明堂。
结束泰岱脉,控扼齐鲁吭。
龟蒙矧奄有,大东宜其荒。

诗句释义与译文:

峄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西南的峄山镇,是山东半岛上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铲沙出烟色,淬若芙蓉铓。
这句诗描绘了峄山的自然风光,山石被铲去泥沙后露出的红色,如同芙蓉花的锋刃一般。

棱棱照空碧,薄日凝无光。
山石的棱角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清晰,但在阳光下却无法看到其光芒。

中包极深赭,横叠皆老苍。
这句话描述了峄山内部的颜色,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红土层,颜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变化。

危凹断成涧,怪砾环作墙。
山体险峻之处形成了深邃的山谷,奇形怪状的岩石环绕形成墙壁。

鹤翅陡旁折,龙首忽上昂。
山势如鹤翅膀般陡峭地侧折,山顶如同龙首一样忽然向上翘起。

草木不散附,特立天骨张。
山上草木丛生而不散乱,展现出一种挺拔、独立的气势。

防山一拳石,万古遥相望。
这里的“一拳石”指的是峄山的主峰——南天门,它是整个山脉的精华所在。

太阴郁元气,至正朝明堂。
这里用“太阴”和“元气”来形容泰山的宏伟壮观,而“至正”则强调了泰山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

结束泰岱脉,控扼齐鲁吭。
泰山是连接山东半岛东西部的关键山脉,它的存在使得鲁西与鲁东地区紧密相连。

龟蒙矧奄有,大东宜其荒。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峄山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这片土地的辽阔与荒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峄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从山石的颜色到山峰的形状,从草木的生长到岩石的排列,诗人都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