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辟古道,厓厈何嶙峋。
大木荫十亩,穴居相比邻。
牛羊溷床荐,相依如所亲。
谓将赖孳息,且足分劬勤。
荒歉偶不继,贵畜还贱身。
补救得其偏,苍昊奚非仁?
蒿目吾何辞,是亦天生民。
【注释】
- 南辕杂诗:作者自号“南辕”,杂言诗。
- 田庄辟古道:在田地的边上开凿了一条古老的小土路。
- 厓厈:山崖。
- 嶙峋:形容山崖高耸,石峰突兀的样子。
- 大木荫十亩:高大的树木荫盖着十亩的土地。
- 穴居比邻:用洞穴居住在一起。
- 相依如所亲:像亲人一样彼此依靠。
- 相谓:互相称说。谓,说。
- 谓将赖孳息:认为可以依靠繁殖生息。谓,认为。
- 且足分劬勤:而且足以分担辛勤劳动。
- 荒歉偶不继:遇到荒年歉收的时候偶尔不能供应。
- 贵畜还贱身:重视畜牧而轻视身体。
- 补救得其偏:补救了其中的一部分。
- 苍昊奚非仁:苍天怎么不是仁爱的?
- 苍昊:苍天。
- 是亦天生民:这也是自然生成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农耕活动的描述和对农事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热爱,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以及他对天地自然和农事生活的赞美。
首二句写诗人隐居后的生活状态。诗人选择了一片宁静的田园作为他的隐居之地,开辟了一条古老小路通向田间。他选择的是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能够俯瞰四周的田园景色。同时,他在田地边开了一条小路,方便进出田间地头。
三、四句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场景。诗人住在一座山崖边的小屋中,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岩石嶙峋,十分壮观。山上有一棵高大的树木,遮荫着十亩土地,为周围村民提供了阴凉之处。村民们利用洞穴作为住所,与大自然亲近,相互扶持,过着朴素的生活。
五、六句描述了诗人与村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牛羊们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吃草,人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氛围。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让人感到温暖,就像亲人之间互相依赖一样。
七、八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态度。他认为,通过勤劳耕作,人们可以依赖自己的努力来维持生活,这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意识到,如果遇到荒年歉收的情况,有时也难以保证供应。因此,他强调要重视畜牧而非单纯地依赖体力劳动。
九、十句揭示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感叹苍天是多么仁慈,它赋予了万物生长的条件,并让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存在,需要珍惜大自然赋予的恩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生活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也是天地赋予人类的本性。因此,他呼吁人们要珍惜这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奢侈生活。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