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友朋,罔或不哀。
但闻恸声,不辨其谁。

【注释】

徐编修,指徐渭。师得,即徐渭号。“短言”是说诗文短小。“哀”,指哀悼。

“我友朋”句,说我的友人没有不感到悲伤的。

“但闻”二句,只听到哭声,不知道是谁在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悼念好友徐渭而作。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关心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遭遇的不幸。

开头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徐渭的深切同情与哀悼之情。

“唯我友朋,罔或不哀”,这一句中的“友朋”指朋友、同伴,也就是诗人的朋友。诗人用“罔或不哀”强调了自己和朋友对于徐渭的哀悼。

中间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朋友听到哭声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徐渭的怀念之情。

“但闻恸声,不辨其谁”,这一句中的“恸声”指的是哭声,表达了诗人听到哭声时的悲痛和无奈。

“恸声”和“不辨其谁”都是形容自己在听到哭声时无法分辨出是谁在哭,只能感受到悲伤的气氛。

结尾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惜和珍视。

“我友朋”指的是诗人的好友。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与好友共处的时光,表达了对他们之间友谊的重视。

“何暇于文”,这一句中的“暇”指的是闲暇,即时间。诗人用“何暇于文”表达了自己在朋友失去后无法专心写作的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惜和珍视。

“又何暇于文”中的“文”指的是文章、文学创作。诗人在这里表示,在朋友失去之后,自己也无法再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整首诗通过叙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在朋友失去后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遭遇的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