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已残,高城满飘絮。
吾亦安所为,明当别公去。
出处衡古人,毕生几遭遇?
何图拳曲材,心劳大匠注。
欲别不忍行,相留不能住。
卓卓西山青,惓焉一回顾。

注释:

  1. 长安春已残:春天已经过去,长安城也显得残破。
  2. 高城满飘絮:城墙上满是飘飞的柳絮。
  3. 吾亦安所为:我也没有事情可做。
  4. 明当别公去:明天我要和您分别了。
  5. 出处衡古人:出处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出类拔萃的地方,古人是古代的人。
  6. 毕生几遭遇:一生有多少次的遭遇和经历。
  7. 何图拳曲材:没想到自己像拳头一样弯曲不直。
  8. 心劳大匠注:内心非常苦恼,就像工匠被要求雕刻一样。
  9. 欲别不忍行:想要分别却不忍心离开。
  10. 相留不能住:想要留下来却被留住了。
  11. 卓卓西山青:西山的山峰高耸入云,颜色苍翠。
  12. 惓焉一回顾:眷恋地回头看了一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感伤和不舍之情。
    首联“长安春已残,高城满飘絮”,描绘了长安城的春日景象,春光已经逝去,高高的城墙上充满了飘飞的柳絮,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颔联“吾亦安所为,明当别公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即将和友人分别。
    颈联“出处衡古人,毕生几遭遇?”,询问了自己的出处和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反思。
    尾联“何图拳曲材,心劳大匠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颗杰出的人才,受到大师的雕琢。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