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闻杨柳满隋堤,水影参差绿不齐。
一自乱军芟伐后,春来无复听莺啼。
夙闻杨柳满隋堤,水影参差绿不齐。
一自乱军芟伐后,春来无复听莺啼。
注释翻译与赏析
夙闻杨柳满隋堤:长久以来,我就听闻隋朝时的杨柳树遍布隋堤,它们繁茂地生长着。这里的“隋堤”指的是隋炀帝修建的隋炀帝大运河旁的堤岸,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和防御设施。诗中通过提及“杨柳”和“隋堤”,表达了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水影参差绿不齐:春天来临,水边杨柳的影子参差不齐,绿色一片混乱。这里的“水影”指的是柳枝随风摇曳时投射在水中的影子,而“参差绿”描绘了柳树影子错落有致、颜色斑斓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春天柳树影子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一自乱军芟伐后:自从战争之后,这片曾经郁郁葱葱的杨柳被军队所铲除,变得荒凉。这里的“乱军”指的是隋末唐初时期战乱时期的军事行动,而“芟伐”则是指砍伐或除去树木的行为。诗人通过这一转折,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美好自然环境的感慨。
春来无复听莺啼:春天来临,再也没有听到黄莺的啼鸣声。“莺啼”是春天里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声,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然而,由于战乱导致的环境破坏,黄莺的歌声不再,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被战争所破坏。
结合诗意与背景知识,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和平繁荣景象的怀念及对现实动荡岁月的哀叹。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生命之美和自然和谐的向往。此外,诗中的“乱军”、“芟伐”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和平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