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极清凄,吟声相闲低。
欲为天马啸,怕警露鸦栖。
辙正夸能合,槎孤愿引迷。
石床松可簟,拚我醉如泥。

【注释】

遥夜:漫长的夜晚。

吟声:指读书声。相闲低:相对而谈,低声细语。

天马:骏马,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啸:长鸣,发出声音。警:惊动;使警觉。露鸦栖:露水沾湿了乌鸦的羽毛。

辙:车轮的痕迹。夸能:自夸能力。合:符合。槎:木筏,舟船。愿引迷:希望引开别人的注意。

石床、松可簟:用石做的床和松枝编成的席子。拼:尽情。

【赏析】

这是一首题写在园林壁上的诗。吴侍读葆晋与高广文锡蕃读了余恩县题壁诗后,便依韵联句见贻(送给)。诗人依韵奉答五首中的最后一首,题为《其五》。这首诗以咏物言志的形式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性格和不羁的精神。

第一句“遥夜极清凄”点出时间——深夜,为全诗定下了一种静寂、冷清的氛围。“清”字既写出了夜色的特点,又暗含了作者对这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极”字表明这种宁静是极为罕见的,从而也暗示了作者的孤傲不群。接下来,第二句“吟声相闲低”,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更为安静的境界:深夜里,只有那偶尔传来的读书声,显得那么低弱而悠扬。“相闲低”三字,不仅写出读书人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情,而且似乎还传达出了一种淡淡的寂寞之感。

第三句“欲为天马啸”,“欲为”二字表明了作者的强烈愿望和勃勃雄心。“天马”本是传说中的神马,这里用以象征那些有才能的人,表示作者希望能像天马一样驰骋疆场,一展宏图。然而,由于担心惊扰了露宿的乌鸦,只好强忍内心的欲望,暂时作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得不压抑住自己豪情壮志的复杂心情。

第四句“怕警露鸦栖”,是说作者害怕自己的行动惊动了栖息在露天下的野鸭,从而引起它们的惊慌。这句中“怕警”二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不安,“栖”字则表现出了野鸭们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对露鸦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辙正夸能合,槎孤愿引迷”,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辙”指的是车轮走过的痕迹,“夸能合”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与他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引迷”则是指作者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或兴趣。然而,他并不希望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而是希望像一只孤独的木筏一样,静静地漂流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石床、松可簟”,用石床和松枝编成的席子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这里的“拚我醉如泥”则是对自己无所事事、沉湎于酒色的无奈自嘲。整首诗通过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作者豪迈而又不失谦逊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人生道路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