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署仰寅恭,允矣直声闻殿陛;
梓邦资保障,凛然生气壮河山。
【注释】
柏署:指柏府,即柏木制的官署。宋其沅:字子远,明末进士。寅恭:恭敬有礼。允矣:确实如此。直声:正直的声誉。殿陛:宫殿的台阶,这里指皇帝。梓邦:指故乡,这里指家乡。资:助,资助。保障:保证安全。凛然:形容威严严肃的样子。生气:生机。壮河山:使江山更加雄伟壮丽。
【赏析】
诗中赞美了宋其沅正直、清廉和刚毅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柏署仰寅恭,允矣直声闻殿陛;
梓邦资保障,凛然生气壮河山。
【注释】
柏署:指柏府,即柏木制的官署。宋其沅:字子远,明末进士。寅恭:恭敬有礼。允矣:确实如此。直声:正直的声誉。殿陛:宫殿的台阶,这里指皇帝。梓邦:指故乡,这里指家乡。资:助,资助。保障:保证安全。凛然:形容威严严肃的样子。生气:生机。壮河山:使江山更加雄伟壮丽。
【赏析】
诗中赞美了宋其沅正直、清廉和刚毅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箕、尾:均为二十八星宿名。箕星属东方,尾星属北方。黯:暗淡无光。 2. 诏语:皇上的话。天嗟遗老:上天哀怜这位已垂垂老矣的贤人。一:一个。 3. 洛社:汉洛阳有“耆德”社,以尊老著称。 4. 典型:楷模、榜样。达尊三:指古代三种尊贵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章煦联的挽词。章煦联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他的去世,让当时的人们感到悲痛万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学生在赏析时要结合原诗内容进行,包括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注意不要只答出某一方面。 本首七绝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押韵,平仄协调。首句起句突兀,直抒胸臆,点明潘小坡的政绩与贡献,第二句点明他的治水才能,第三
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帅承瀛生祠联:这是对一个名为帅承瀛的人物进行描述。"生祠"一词通常是指为某人建立的祠堂或者纪念堂,这里指的是对帅承瀛的纪念。"联"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联或者标语,用于表达某种情感或理念。整句的意思是,为了纪念和颂扬帅承瀛的生平事迹而建立的祠堂或者纪念堂。 2. 报国有同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忠诚于国家的情感。"有同心"意味着大家有着相同的心愿或目标,即为国家效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要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诗为酬和之作,上联是说张师诚的诗文赋表,下联是说张师诚的佛学禅理,都是值得学习效仿的。“奏赋”、“写经”等词都点出了张师诚擅长于文学、佛学两方面的成就;“四十七年爪印”
【注释】: 黄阁:指朝廷。使臣:出使外国的官员。青云:官位。叨:蒙受。夙契:久违的旧友。黯:悲伤。平生:一生。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与怀念之情。 首句“黄阁仰殊勋”,描绘了一幅令人肃然起敬的画面,诗人仰望着黄阁(朝廷)之上,那里悬挂着一张张显赫的勋牌,彰显着国家的荣耀和辉煌成就。这些勋牌上刻有不同朝代的皇帝的名字、功绩以及赏赐,每一块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注释: - 仕宦:指在官场上做官。 - 阅:数,算。 - 六十年:即六十年,表示时间长久。 - 骎骎未已:骎骎,形容马快的样子;未已,没有停止的意思。形容事情发展得很快,还没到头。 - 驰驱:骑马奔驰,奔走不息。 - 逾:超过。十万里:指距离远,数量多。 - 蹇蹇匪躬:蹇蹇,形容忠诚勤勉,不辞辛劳。匪躬,不为自己着想。 译文: 六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官场中任职,但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注释】范澍:字子材,号秋崖,浙江萧山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联:指赠给范澍的对联。雄谋吞海若:意谓雄心壮志,能吞并大海。海若:古代传说中水神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余事作诗人:意谓除了雄心壮志外,别无所好,只能写诗作词。 赏析:此为七律。首句点明题旨;“不少”是说胸襟广阔,气度不凡。次句写诗人的抱负;“只凭”表明诗人不尚华藻
【注】: 三德:指仁、义、礼。 知:了解,懂得。 勇:勇敢无畏。 一官:即“一官之任”,指官职。 清慎勤:为政清廉、谨慎、勤劳。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官员清廉、勤奋的诗,通过赞美仁人君子的高尚品质,来勉励做官者廉洁奉公。 第一句说“三德知仁勇”,意思是说,要成为有仁德的人,就要有勇气,而这种勇气又必须来自于对仁德的了解。 第二句“一官清慎勤”则直接点出主题,说明做官的人应该清廉、谨慎、勤劳。
注释:希望君王像岁末穷困的黎民一样隐居,与万物一同在春天里怀着和乐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檀荪隐逸生活的赞赏之情。“望君似岁穷黎隐”一句,将周檀荪比作岁末穷困的黎民,表达了对其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支持。而“与物胥春岂弟怀”一句,则描绘了与万物一同在春天里怀着和乐心情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希望周檀荪能够保持这份心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感旧:感慨过去。琴亡:指琴人已死,这里借指作者已死的亲人。一恸:十分悲痛。子敬、徐公:分别指嵇康和阮籍。 【赏析】 这首诗是追怀死者的悼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一恸空余呼子敬”一句是说,自己活着时,常常呼唤着子敬;如今子敬死去,只能徒然地呼喊而已,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悲痛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九原何处觅徐公”一句
【注释】 挽陆楷联:此诗为悼念好友陆楷而作。陆楷,名不详,唐末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劝谏,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死时才40岁。陆楷与李商隐有旧交,李商隐曾写过许多悼念陆楷的诗,此诗为其中之一。 宦海靖波澜:指仕途沉浮不定,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 寒江空涕泗:形容悲痛至极,泪水如江水般滔滔不绝。 难申契阔向重泉:难以向九泉之下的朋友诉说离别之情
【注释】 1. 挽钱楷联:即《挽钱楷联文》,这是一篇哀悼钱楷的悼词。 2. 誉望始簪毫,历廿年金马蜚声:意思是说钱楷初入仕途时,名声尚未显赫,但二十年后,在朝中已享有很高的声誉。 3. 鸿猷:宏伟的谋划。 4. 慈乌失哺:典出于《韩诗外传》卷九:“慈乌失其母而哀鸣。”比喻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5. 泉台:墓地的通名,这里泛指坟墓、墓地。 【赏析】 此诗以颂扬与悲悼交织的方式,赞颂了一位为国尽忠
【注】鲍步墀(chí):指宋代名臣范纯仁,曾任宰相,后被贬为潮州团练副使。 【赏析】此诗首句赞美范纯仁的廉洁与才能,次句赞扬他在楚南(今湖北南部)的政绩,末句赞颂他忠孝的美德。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一首很好的七言律诗
【注释】 节钺:指节度使的印信。盛才名:才华横溢,名声很大。达尊:通达高贵的人。 【赏析】 此诗是挽陈桂生之作,陈桂生字子高,江西南昌人,明成化进士,历任御史台、工部尚书,以正直廉洁著称。这首诗是诗人为其撰写的。 第一句“节钺盛才名”,意为陈桂生才华横溢,名声大震;“廿载乡邦遗老一”中的“乡邦遗老”即指乡里乡亲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也即陈桂生在地方上的口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华国:指朝廷。掞(zǎn)高才:施展才干,指有文采。宣风:宣扬教化。痛边徼(jiào biāo jiǎo):痛恨边疆地区。素车:白色的车子,借指吊唁的车子。千里愧生刍(chú):对远方来吊唁表示歉意。生刍:生刍(chú):用生的草喂牲口。 【赏析】 此诗是一首挽联。上句“华国掞高才”赞扬钱廷熊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丹禁百篇余制草”说他在朝廷任职多年,为皇帝起草诏令百余篇
【译文】 宿望高,像蓬瀛一样;八十岁,看百花盛开于洛阳。 留下形貌,如同桑梓一样;千秋万载,感叹骑鹤之难。 【注释】 宿望:原指古代传说中仙人的居处,此处比喻有远大抱负和远见。 冠蓬瀛:冠,通“贯”,贯穿、贯通的意思。蓬瀛,即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指学问渊博、才华横溢。 八秩:谓年寿八十。 传洛社:在洛阳建立或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 遗型:指留下形貌,指留下功绩和影响。 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