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
希阔古哲人,奋学乃所愿。
北渡超大河,遇子燕山甸。
谓我如草木,臭味吾同荐。
步登昭王台,滹沱荡南面。
塞上来惊风,白日色俱变。
慷慨和悲歌,流俗颇笑讪。
从此别春明,三年乃一见。
相见复奔驰,岂不伤贫贱。
今年访子居,淮堤绿杨遍。
红镫照故人,洗盏复相劝。
谁言壮士怀,不如儿女恋。
感旧默伤怀,日月几宾饯。
借问此何时,夏屋飞乳燕。
嗟吾倦远游,明朝返乡县。
身世如萍波,茫茫孰先辨。
惟惭志业衰,如何答深眷。

赠侍潞川

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

希阔古哲人,奋学乃所愿。

北渡超大河,遇子燕山甸。

谓我如草木,臭味吾同荐。

步登昭王台,滹沱荡南面。

塞上来惊风,白日色俱变。

慷慨和悲歌,流俗颇笑讪。

从此别春明,三年乃一见。

相见复奔驰,岂不伤贫贱。

今年访子居,淮堤绿杨遍。

红镫照故人,洗盏复相劝。

谁言壮士怀,不如儿女恋。

感旧默伤怀,日月几宾饯。

借问此何时,夏屋飞乳燕。

嗟吾倦远游,明朝返乡县。

身世如萍波,茫茫孰先辨。

惟惭志业衰,如何答深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志向和理想,希望像古代的圣贤一样学习并奋斗。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在北方渡过大河的情景,遇到了这位朋友。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情,认为朋友如同草木一样亲近而亲切。

诗人登上昭王台,看到了滹沱河水向南流淌的景象。此时,塞上风吹起,白日的颜色都变得暗淡了。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慷慨激昂,也引起了世俗之人的嘲笑和讽刺。

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的离别之苦,以及三年后再次相聚的欢欣。但是,这种欢乐很快就被现实的困境所打破,诗人感到自己的贫困和卑贱。

诗人询问朋友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否安好。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华和抱负,但却没有机会施展。他感慨自己无法回报朋友的深情厚意。

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是浮萍一样飘摇不定,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同时,他也感到羞愧,觉得自己的志向和事业已经衰落,无法回报朋友的深厚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而真挚,情感深沉而热烈,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不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个人的命运遭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