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或名千里,超然气有馀。
駃騠生自异,驽蹇讵同居?
逐队曾何累,空群信不虚。
仰思腾秣越,俯谢伏盐车。
德固尊天骥,才还称帝舆。
九州看历历,四足任徐徐。
刍粟非吾志,鸥凫那得如?
取论天下士,顾盼岂徒欤!
我们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昂昂若千里之驹(首二句)
“昂昂”,形容马跑得快的样子,好像有千里之遥。 “若”,像。 “千里之驹”,千里马,这里指骏马。驹或名千里(第三四句)
“驹”是“骏马”的别称。 “或”,有时。 “名”,命名。 “千里”,指“骏马”。超然气有馀(第五六句)
“超然”,形容非常出众的样子。 “有馀”,有余。“超然气”,形容马的神态和气质非常出色。駃騠生自异(第七八句)
“駃騠”,一种古代良马。 “生自异”,“生”是出生的意思,“异”是不同。“駃騠生自异”意为駃騠这种良马生来就与众不同。驽蹇讵同居(第九十句)
“驽蹇”,劣马、笨马。“岂”,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讵”,怎么。”同居”,共同生活。“驽蹇讵同居”意思是说,劣马和好马怎么能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呢。逐队曾何累(第十一二句)
“逐队”,追随队伍的意思。 “曾何累”,怎么会受到拖累呢?“累”,拖累。空群信不虚(第十三四句)
“空群”,单独一队。“信”,“确实”之意。“虚”,没有实际意义。 “空群信不虚” 意味着独自一队的马确实没有受到拖累。仰思腾秣越(第十五六句)
“仰思”,仰望思考。“腾秣越”,比喻自己像马一样奔腾向前,超越一切困难。俯谢伏盐车(第十七八句)
“俯谢”,低头致谢。 “伏”, 屈服,这里用来形容马低下头来。 “盐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以盐为燃料。”伏盐车”意味着低头向盐车示好。德固尊天骥(第十九句)
“德”,品德、德行,这里是称赞马匹的德行。 “固”, 本来、固有之意。 “天骥”,传说中的神马,这里用来形容马的高贵品质。才还称帝舆(第二十一句)
“才”,才能,才华。 “还”,仍然,依然。 “帝舆”,皇帝的车驾。”帝舆”在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座车。”才还称帝舆”,意思是说这些马还是保持着它们作为皇帝座车的素质和才能。九州看历历(第二十二至二十三句)
“九州”,中国古时对国土的称谓。“看”,观察。“历历”,清晰可辨的样子。“九州”在此处指广阔的土地,“历历”描绘了马在广阔土地上奔驰的景象。四足任徐徐(最后两句)
“四足”,四只蹄子。”任”,任由,任由其自然发展。”徐徐”,慢慢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可以随意行走,不受任何约束。
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 “昂昂若千里之驹” 描述了一匹如同千里之外而来的骏马,充满力量与活力,象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
译文:它奔跑的速度就像从千里之外赶来的马,显得无比迅疾与雄壮。
- “驹或名千里” 暗示这匹马不仅速度快,而且具有非凡的品质,可能被命名为千里驹。
译文:这匹马也许被称为千里驹,因为它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拥有不凡的潜力。
- “超然气有馀” 表现了它的精神状态非常出众,仿佛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译文:它那超然的气质令人钦佩,让人感到它有着超出常人的气质。
- “駃騠生自异” 强调了马种的稀有性及其独特性。
译文:駃騠这种马品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质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 “驽蹇讵同居” 表达了即使面对平庸甚至差劲的马也无法与之共处的想法,强调了马的优秀品质。
译文:即使是最差劲的马也难以与之并肩,它自身的优秀品质使它与众不同。
- “逐队曾何累”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马的独立自由,不受外界干扰。
译文:独自一队的马又有什么值得拖累的呢?它们总是自由自在地驰骋。
- “空群信不虚” 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马的自由精神和不被束缚的特性。
译文:即便单独行动也不感到有任何负担,它们自由自在地前行,没有任何羁绊。
- “仰思腾秣越” 形象地描述了马的奔放和不羁,象征着超越障碍的决心和勇气。
译文:我抬头想象着它奔腾跨越障碍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超越一切困难的气概。
- “俯谢伏盐车” 则表现出谦逊和低调的态度,尽管地位显赫,仍能保持自我克制。
译文:低头行礼于盐车之下,表现出谦逊和克制的态度,尽管地位崇高,但仍然保持自我约束。
- “德固尊天骥” 是对马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德高尚者的推崇。
译文:它的德行足以让神骏的天骥为之侧目,这是对它卓越品质的高度赞扬。
- “才还称帝舆” 强调了马作为皇帝座车的素质,展现了它们卓越的能力。
译文:它们的才能足以匹配帝王的御驾,彰显出它们非凡的能力。
- “九州看历历” 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显示了马在广阔土地上奔驰的景象。
译文:在辽阔的土地上,它奔驰的身姿历历可见,展现出无尽的活力。
- “四足任徐徐” 描绘了马自由自在、从容不迫的样子,体现了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译文:无论怎样,它总是随心所欲地奔跑,毫不受拘束,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