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窦杭州与润州。
一勺寰中寻废寺,廿年招隐记闲游。
才夸新句苏夫子,已误前身戒比邱。
饮罢清甘应有悟,高岩风叶坠当头。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游虎跑泉时所作,原诗如下:
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窦杭州与润州。
一勺寰中寻废寺,廿年招隐记闲游。
才夸新句苏夫子,已误前身戒比邱。
饮罢清甘应有悟,高岩风叶坠当头。
【注释】
虎穴:山势陡峭如虎口,故名。
乳窦:水从岩穴滴下成涧,故称。
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
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废寺:废弃不用的寺院。
比邱:佛教语,指僧人,这里指佛门。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虎跑泉水的诗。
首联“神功虎穴作龙湫,乳窦杭州与润州”,是说这虎跑泉水就象老虎一样的神功,虎穴般的虎口,龙湫般的虎啸,那从乳洞里涌出的泉水,滋润着杭州和润州的大地。虎跑泉水位于灵隐寺后面,灵隐寺原名慧因寺,始建于公元366年。东晋时为印度僧人慧理开凿,后经多次扩建,成为全国著名的佛寺之一,有“江南第一丛林”之誉。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两度到灵隐寺游览参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溪山掩映茅亭暗,云水回环石路平”(《宿灵隐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望海潮》)。虎跑泉就是在这灵隐寺的虎跑处涌出,诗人把虎跑泉水比喻为“虎穴”“龙湫”,“乳窦”(即山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虎跑的奇景。
第二联“一勺寰中寻废寺,廿年招隐记闲游”,是说在虎跑泉的附近有个废寺,诗人为了寻找灵感而在这里隐居了20多年。“一勺”是指泉水,“寰中”是指天下,“废寺”指灵隐寺,“招隐”指隐居、避世,“闲游”指漫游山水,吟诗作画。这两句意思是说,诗人在灵隐寺附近的虎跑泉隐居了20多年,为了寻求灵感而在这里生活。虎跑泉旁的灵隐寺是全国闻名的古刹,建于东晋时期。唐代高僧慧理和尚来到杭州,看到这里的山水风光十分秀丽,就在这块地方开山建寺,取名“灵隐”。后来经过不断扩建,成为一座宏伟庄严的佛教圣地。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两度到灵隐寺游览参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溪山掩映茅亭暗,云水回环石路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望海潮》)。
第三联“才夸新句苏夫子,已误前身戒比邱”,是说苏轼的诗句才华横溢,但是他却曾经误读了佛经而成为了比丘(出家人)。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龙”。他曾在《祭柳子玉文》中写道:“东坡之文,妙绝当世;其诗,古今之变,独步一时。”他曾经因为读错了佛经而误入了寺庙,后来才改正过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曾经误读了佛经而成为了比丘,所以现在他在虎跑泉水旁边隐居了20多年。
第四联“饮罢清甘应有悟,高岩风叶坠当头”,是说喝过虎跑泉水后应该有所领悟,高高的岩石上风叶落下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喝完虎跑泉水后应该有所领悟,高高的岩石上风叶落下了。这两句意思是诗人在喝完虎跑泉水后应该有所领悟,高高的岩石上风叶落下了。
这首诗通过对虎跑泉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