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四海一衡茅,频使升堂命酒肴。
轻许便当人俊杰,高言宁计众讥嘲。
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
草宿重因天下痛,百家新学总讹淆。
【注释】
- 海峰:指曾自号“海峰”的诗人。
- 衡茅:即衡门,隐者的住处,这里比喻自己的住所。
- 升堂命酒肴:登上堂来敬酒设宴。
- 轻许:轻易地许诺。便当:应当。人俊杰:人中豪杰。
- 高言:高妙的言论。宁计众讥嘲:岂能顾及众人的讥讽嘲笑。
- 寥寥:寂寞空旷的样子。
- 罗雀:形容荒凉冷落,无人居住。
- 荒台:荒芜破败的台榭。射蛟:古代传说中能吞食龙的怪兽。
- 草宿重因天下痛:因为草屋被当作了皇帝的住处而天下震惊。
- 百家新学总讹淆:各种学问都被搅乱了。
【赏析】
此诗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当时作者正在江宁做官,为友人海峰的故居作两首悼亡诗,第一首是其一。
首二句说,海峰先生去世已经十余年,我还没有到达枞阳,今年我从江宁沿江西上,路过他的旧宅,不禁不胜追思哀悼之意。“往时四海一衡茅”,衡茅,即柴门。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年海峰先生居住在一个简陋的柴扉小屋里,而我却远道而来向他请教。“频使升堂命酒肴”,意思是说经常登门求教,并受到主人热情款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海峰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四句说,海峰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他随便一句话就能使人们刮目相看;然而他却不屑于迎合世俗,高谈阔论,不肯计较众人对他的讥讽嘲笑。“轻许便当人俊杰,高言宁计众讥嘲。”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海峰先生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的钦仰之情。
五、六句说,现在那空荡荡的房舍里只有一些乌鸦在盘旋,那些曾经热闹一时的台榭也早已荒废,不再有什么作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海峰先生故居荒凉的惋惜之情。
由于海峰先生的故居被用作了皇帝的行宫,因此天下为之震惊;如今各种学术流派都受到了扰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海峰先生一生清贫不屈,坚持原则,维护正义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表达了作者对海峰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