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及见文正公,幸曩时矩范趋承,裘带雍容钦斗北;
吴会早已祀威毅伯,感当日荩劳再造,旌旗驰骤战江南。

【解析】

①“挽曾国荃联”即“挽曾文正公”的对联,“挽”是“悼念”的意思,“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侄子。

②“平生未及见文正公”,意思是我平生没有机会见过文正公,“文正公”指的是曾国荃,曾国荃字君华,号涤生,湘乡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

③“幸曩时矩范趋承”,意思是有幸从前追随他学习,“矩范”指曾国荃治军的方法和制度,“趋承”指随从和侍奉,这里指随从曾国荃学习。

④“裘带雍容钦斗北”,“斗北”指南方的斗宿方向,这里借指南方。

⑤“吴会早已祀威毅伯”,意思是吴地、会稽一带早已经把曾国荃当作神来供奉,“威毅伯”是对曾国荃的尊称。

⑥“感当日荩劳再造”,“荩劳”指辛勤的劳苦,“再造”指曾国荃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为平定太平军而立下赫赫战功。

⑦“旌旗驰骤战江南”,“旌旗”指军队前进时扬起的旗帜,“驰骤”意为疾速奔驰,“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

译文:

平生没有机会见到文正公,幸亏以前跟随他学习并追随他治理军务,他的衣带雍容可亲像北斗星那样高耸入云;吴地、会稽早就把他当作神来供奉,感谢当年他辛勤的劳苦和为平定太平军的战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今他率领的军队驰骋在江南大地。

赏析:

这是一副对联,作者以颂扬的口吻表达了对曾国藩的崇敬之情。上联首句点出自己未能见到曾国荃,次句写出了作者因曾国荃而感到荣幸,因为曾国荃的衣带雍容可亲像北斗星那样高耸入云,作者由此而生敬意,并由衷地感叹:“平生未及见文正公”。

下联则写自己能与曾国荃同享荣耀,原因是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作者感激不已。因此,“吴会早已祀威毅伯”,“吴会”指的是江苏一带,“威毅伯”是曾国荃的尊称。

全联抒发了作者对曾国荃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