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
人说王家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
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
谁道春来久矣。
问元都、花开尚未。
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创作时间不详。诗题“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表明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词作,通过描写江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城郭(城市)参差不齐,严寒不阻止春天的到来。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
我独自站在这一天的五月初三,依然感到萧瑟的氛围。
人说王家故事。
人们说起古代帝王的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
跟随古代贤者、洛英等人学习效仿。
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隐于幕后,像纱帽一样隐秘,如游龙般活跃,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门外的平原上,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收敛着细碎的东风。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
早上起来,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山色显得深沉而美丽。
谁道春来久矣。
谁说春天到来已经有很久了。
问元都、花开尚未。
询问那元都之地,花儿是否开得正盛。
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重新约定一场美好的出游,骑着毛驴再次观赏那垂丝般的芦苇。
注释:
- 城郭:指的是城市或城堡。
- 觞:酒杯。
- 簪:古代的一种头饰,用来固定头发的饰品。
- 鏨:古代的一种刀具。
- 阑:横木栏杆。
- 窈窕:指女子的体态轻盈美好。
- 玉佩:一种装饰品,形状似玉。
- 金缕衣:形容衣服华丽,色彩鲜艳。
- 云鬓轻盘髻:古代女子的发型之一,用云状的头发盘绕成发髻。
- 朱颜皓齿:红润的脸色,洁白的牙齿。指美貌的人。
- 绿杨烟外晓寒轻:绿杨树在烟雾外显得朦胧而清寒。指清晨时的景色。
- 芳草碧:形容草色碧绿,芳香四溢。
- 锦瑟:古代乐器名,此处借代指音乐。
- 雕栏:雕刻有花纹的栏杆。
- 花前月下:比喻美好的时光或环境。
- 玉堂: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也泛指官邸。
- 琼林宴:古代帝王举行的宴会,琼为玉的美称。这里指宴会上的美酒。
- 笙箫:古代乐器,常用以奏乐。
- 画舫:船身绘有彩画的船。这里指游船。
- 西江:指长江的西面一段。
- 东湖:指位于杭州的西湖。
- 青鸟传音:传说中的神鸟,能传递信息。这里可能比喻消息或书信。
- 鸿雁:大雁,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亲友或书信。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虫鸣等。
- 春色:春天的颜色,常用来比喻生机与活力。
- 李氏:李姓,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姓氏。
- 王家故事:指历史中的帝王事迹。
- 洛英:洛阳英豪,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英雄事迹。
- 元都:元代的首都,即今北京。
- 那:指示代词。
- 未央宫:未央宫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 元都:元代的首都,即今北京。
- 花期:花卉盛开的季节。
- 元都、花开尚未:元都之地的花还没有盛开。
- 俊游:美好的旅行或游览。
- 策蹇:策马而行,蹇是跛脚的意思。这里形容骑马。
- 芦芽垂水:指芦苇的嫩芽垂下水面,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