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次来都下,淹留两度秋。
半生初发轫,万事费持筹。
长路辞残岁,高堂重远游。
腐儒何裨用,投笔亦封侯。
【注释】
- 出都:离开京城。
- 需次来都下:需次,指待命任职。来都下,从京都出发。
- 淹留两度秋:淹留,逗留、滞留。两年中两次来到秋天。
- 半生初发轫(rèn):半生,中年。发轫,指开始行动。
- 万事费持筹:费,花费。持筹,拿着筹码,比喻用心思谋划。
- 长路辞残岁:长路,漫长的道路。辞,告别。残岁,年老的一年。
- 高堂重远游:高堂,指父母。重,重复。
- 腐儒何裨用:腐儒,迂腐的书呆子。
- 投笔亦封侯:投笔,放下笔去从军。封侯,获得侯爵,古代的一种爵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长安应试落第后写的一首抒发自己情感的诗。诗的前两句“出都”和“需次来都下”是说作者被贬谪到外地,而返回京都。“淹留两度秋”则是说自己在外的时间已过了两个秋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半生初发轫”中的“发轫”,意为开始行动,作者表示自己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岁月,现在才开始行动。第四句“万事费持筹”,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种种计划和安排。接下来的两句,“长路辞残岁,高堂重远游”,则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投笔亦封侯”,表明即使不通过科举考试,也要像古人那样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整首诗流露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