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例作诗三月尽,眼遭飘落太惊心。
拆成片片思全盛,缀得疏疏祝久禁。
肯记帽檐曾竞戴,无情屐齿便相侵。
冬郎谩把伤春酒,早日池塘已绿阴。

【注释】:

  1. 三月尽:指春季的末尾,即农历三月上旬。
  2. 飘落太惊心:形容春花凋零时,使人心情极为不安,甚至感到惊恐。
  3. 拆:这里指将花瓣一片片地摘下。
  4. 全盛:指春天万物生长旺盛的时候。
  5. 缀(zhuì):缝缀,用丝线等缝补。
  6. 疏疏:稀疏的样子。
  7. 竞戴:争相戴帽子。
  8. 屐齿:木屐底的齿。
  9. 冬郎:泛指年轻男子。
  10. 伤春酒:以春天景物为题材的诗酒,如杜甫、王维等人的作品。
  11. 池塘已绿阴:指池塘中的荷叶已长出绿荫。

【译文】:
遵循规定作诗直到三月尽,眼遭飘落太惊心。
将花瓣一片片摘下思念全盛时,用丝线缀得稀疏祝福长久禁。
记得曾经帽檐争相戴,无情木屐齿便相侵。
年轻的男子空把伤春酒,早点池塘已绿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日景象的一次描绘和抒发。首句“循例作诗三月尽”,表明了作诗的时间是在一个春季结束的时候。而“眼遭飘落太惊心”则表达了诗人看到春花凋谢时的震惊之情。接下来,“拆成片片思全盛,缀得疏疏祝久禁”,则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期待。这里的“拆”、“缀”都是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而“肯记帽檐曾竞戴,无情屐齿便相侵”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感伤。最后一句“冬郎谩把伤春酒,早日池塘已绿阴”,则是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