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不见萧子云,今朝得挹芝兰芬。
握谈入座未数语,意味如饮香醪醇。
西窗剪烛认反覆,讶非昔时旧面目。
问君缘何太瘦生,道是频年困场屋。
有命休同平子愁,失时宁作刘蕡哭。
羡子藉藉名,羡子便便腹。
似此英才久不售,我欲更向成都为君一问卜。
如谓文无灵,韩潮、苏海岂非两文星。
千年万载常如在,文章竟是驰风霆。
庐陵先生留青盼,能以文章别真赝。
暗里朱衣不点头,高名依旧罗昭谏。
毕竟老辈能怜才,不因弃甲笑于思。
客榻预因徐孺下,幕寮独为郗超开。
由来爱士同爱将,黄金怎比读书台。
春风桃李开芳宴,棨戟遥临森锁浣。
花香驿路酒频斟,醉来两眼直岩电。
虽说为人作嫁衣,所取无讹尽黄绢。
一枝玉尺代量才,权衡已操八闽遍。
聊此扬雄作解嘲,得士千人多邦彦。

诗句及译文:

  • 频年不见萧子云,今朝得挹芝兰芬。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多年未见后,今日终于得以亲近并赞赏萧子云的才华。)
  • 握谈入座未数语,意味如饮香醪醇。 (这句描述了与萧子云交谈的场景,氛围如同品味了美酒一般令人陶醉。)
  • 西窗剪烛认反覆,讶非昔时旧面目。 (这句描绘了在西窗下点起蜡烛反复讨论的情景,让人惊讶于萧子云如今的样子有了变化。)
  • 问君缘何太瘦生,道是频年困场屋。 (这句询问萧子云为何显得消瘦,并得知他因长时间应试而感到疲惫。)
  • 有命休同平子愁,失时宁作刘蕡哭。 (这句表达了如果命运允许,萧子云就不必像王平子那样感到忧愁;如果时机未到,也不必像刘蕡那么绝望地哭泣。)
  • 羡子藉藉名,羡子便便腹。 (这句表达了对萧子云名声和才华的双重羡慕。)
  • 似此英才久不售,我欲更向成都为君一问卜。 (这句表示看到像萧子云这样的人才长时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诗人愿意亲自前往成都为他占卜未来的命运。)
  • 如谓文无灵,韩潮、苏海岂非两文星。 (这句反驳了有人质疑文章没有灵验的说法,认为韩愈、苏轼等人也是文学之星。)
  • 千年万载常如在,文章竟是驰风霆。 (这句强调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其影响力如同疾风骤雨一般不可阻挡。)
  • 庐陵先生留青盼,能以文章别真赝。 (这句赞扬了庐陵老先生对文学的热爱及其通过文章来辨别真伪的能力。)
  • 暗里朱衣不点头,高名依旧罗昭谏。 (这句描绘了尽管背后没有人注意到,但萧子云依然保持了自己的高洁品质。)
  • 毕竟老辈能怜才,不因弃甲笑于思。 (这句表达了老一辈的人仍然能够理解和支持才华横溢之人,不会因为放弃自己的武器而嘲笑他们。)
  • 客榻预因徐孺下,幕寮独为郗超开。 (这句描述了由于徐稚的推荐,萧子云得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而在郗超的幕府中,萧子云独自成为了一位重要人物。)
  • 由来爱士同爱将,黄金怎比读书台。 (这句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才子和将军,相比之下,黄金的价值远远不能与学问和才能相比。)
  • 春风桃李开芳宴,棨戟遥临森锁浣。 (这句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萧子云站在远处观望的场面。)
  • 花香驿路酒频斟,醉来两眼直岩电。 (这句描述了在花香弥漫的驿路上,频频斟满酒杯,以至于萧子云喝得有些醉态,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远方。)
  • 虽说为人作嫁衣,所取无讹尽黄绢。 (这句表达了虽然萧子云可能被用作他人事业的助力,但他所展示的才华和智慧却是不容置疑的。)
  • 一枝玉尺代量才,权衡已操八闽遍。 (这句通过比喻来形容萧子云拥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仿佛可以用一根玉尺来衡量,他的才能已经遍布了整个福建地区。)
  • 聊此扬雄作解嘲,得士千人多邦彦。 (这句借用扬雄的解嘲手法来调侃自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能够得到众多贤才的支持,成为国家栋梁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萧子云的才华和成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萧子云深厚的敬意和对其才华的肯定。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动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对人才的珍视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