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火山奇,共入火山去。
遥望白芙蓉,排列白云处。
廿里大仙岩,寄宿许小住。
俯视来时途,白云积如絮。
破晓乘篮舆,重觅火山路。
沿径诘曲行,四塞皆烟雾。
林外闻清钟,引向禅堂驻。
老僧瘦于猿,问答多妙悟。
引我观火穴,舍舆著芒屦。
崎岖历蚕丛,阴翳入深树。
攀萝数里馀,倏忽睹奇趣。
山头曲突如,火光烂飞炷。
其穴乃有六,穴烈焰竞吐。
中有清泉流,如瀑势奔注。
水火同一源,上炎下流溯。
有树奇不枯,去火甫两步。
青草环四傍,土色俨铁铸。
煮茗有异芳,饮之等甘澍。
对此共称奇,莫能明其故。
徘徊同忘归,不觉碧天暮。
纪异愧无才,即景诗聊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观水火穴纪事》。全诗以火山为景,描述了作者在火山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闻说火山奇,共入火山去。
  • 听闻火山之奇,于是一起前往参观火山。
  1. 遥望白芙蓉,排列白云处。
  • 远远地看见白色的芙蓉花,像是在云雾缭绕中排列着。
  1. 廿里大仙岩,寄宿许小住。
  • 经过二十里的路程来到了一座仙人居住的大岩洞,可以暂时停留住宿。
  1. 俯视来时途,白云积如絮。
  • 低头看到返回时的道路,像云朵般堆积在一起,像绵密的絮状物。
  1. 破晓乘篮舆,重觅火山路。
  • 破晓时分乘上篮车,重新寻找去火山的路。
  1. 沿径诘曲行,四塞皆烟雾。
  • 沿着山路曲折前行,四周都是烟雾弥漫。
  1. 林外闻清钟,引向禅堂驻。
  • 在树林之外听到了清脆的钟声,引导我到了禅堂休息。
  1. 老僧瘦于猿,问答多妙悟。
  • 见到的老和尚比猿还要消瘦,他们的问答充满了智慧和领悟。
  1. 引我观火穴,舍舆著芒屦。
  • 引领我去看火穴,让我脱下鞋子赤足而行。
  1. 崎岖历蚕丛,阴翳入深树。
  • 经历崎岖的山路,进入密布的树林深处。
  1. 攀萝数里馀,倏忽睹奇趣。
  • 攀爬了数里的藤蔓,忽然之间看到了奇异的景象。
  1. 山头曲突如,火光烂飞炷。
  • 山的山顶如同弯曲的烟囱,燃烧的火光像爆竹一样绚烂。
  1. 其穴乃有六,穴烈焰竞吐。
  • 这个洞穴有六个出入口,里面的火焰争相喷出。
  1. 中有清泉流,如瀑势奔注。
  • 里面有清冽的泉水流过,像是瀑布一般奔腾而下。
  1. 水火同一源,上炎下流溯。
  • 水和火来自同一个源头,上热下冷循环不息。
  1. 有树奇不枯,去火甫两步。
  • 有一些奇特的树木,距离火源只有几步之遥却依然繁茂不衰。
  1. 青草环四傍,土色俨铁铸。
  • 四周被翠绿的草环绕着,土壤的颜色就像铁一样坚硬。
  1. 煮茗有异芳,饮之等甘澍。
  • 煮茶的味道有独特的香气,喝下去感觉就像甘霖滋润。
  1. 对此共称奇,莫能明其故。
  • 这样的景色令人感到惊奇,但却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
  1. 徘徊同忘归,不觉碧天暮。
  • 在这里徘徊游玩到了傍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1. 纪异愧无才,即景诗聊赋。
  • 对于这奇异的景象,我感到惭愧自己没有才华,只能作一首即景诗来表达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