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雨迷红树,吴霜老白蘋。
一声京口雁,愁杀渡江人。
【注释】
京口:古地名,在长江北岸。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愁杀渡江人:使人极度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首联写景,颔联点题,颈联抒情,尾联议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笔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楚雨迷红树”,以“楚”字起兴,暗指诗人当时身处的楚地。“红树”即枫叶如火,映衬着“楚雨”的霏霏细雨,使红叶更加艳丽。“迷”字写出了细雨蒙蒙,红树似火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清、苍凉的气氛。
“吴霜老白蘋”,从“楚雨”中引出“吴霜”。吴地霜降较早,故称吴霜。“白蘋”,即浮萍。这句写秋风萧瑟,霜降之后,水面上浮萍变白。“老”字突出了秋深冬始的特点。这一句既与“楚雨”相对照,又为下一句写“雁”作了铺垫。
“一声京口雁”,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了哀鸣之声,那正是大雁南归时发出的声音。“京口”是当时的一个著名港口城市。“一声”表明声音不大,但足以引起人的注意。“愁杀渡江人”,大雁的悲鸣声使诗人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想到自己远离故乡,飘泊他乡的苦衷,不由得心中一阵愁绪难抑。
全诗前半段写景,以景托情;后半段抒情,以情寄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自己思乡之情,而是借“一声京口雁”来表达。“愁杀渡江人”,正可见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