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江潮动月茫茫,懊蔼声中夜未央。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
【注释】
棹歌:船夫在船上唱的歌。
懊恼:烦恼。
央:结束,了结。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指江中荷叶茂盛,遮蔽了月光,看不见鱼儿游动的踪影。
译文:
夜江风起,潮水荡漾,月色茫茫,船夫在船头唱着歌。
船儿划过,声声不绝,夜未终人未眠。
两岸三面都是莲叶,却不知鱼儿在何处游戏?
风江潮动月茫茫,懊蔼声中夜未央。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
【注释】
棹歌:船夫在船上唱的歌。
懊恼:烦恼。
央:结束,了结。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指江中荷叶茂盛,遮蔽了月光,看不见鱼儿游动的踪影。
译文:
夜江风起,潮水荡漾,月色茫茫,船夫在船头唱着歌。
船儿划过,声声不绝,夜未终人未眠。
两岸三面都是莲叶,却不知鱼儿在何处游戏?
【注释】猛虎:指瀑布。滩:指险滩,急流。渚:小洲。舟:小船。人:行船的人。虹蜺(ní):云气。菡萏(hàn dàn):荷花。浊酒:浑浊的酒。三老:指陶渊明。 【赏析】此诗描写了庐山东林寺一带壮丽的山景和奇丽的江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二句写瀑布。高耸的崖壁之上,瀑布奔泻而下,声如雷鸣,气势雄伟。诗人抓住其特点,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美景象。“直下”二字,既形容了瀑布的高度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意思是:重重山峦耸立在潼关,把守着三秦和关中。三辅是汉时指长安以东、以西的地区,这里指潼关一带。潼关扼守着天险之地。“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意思是:如今有一个人守卫着潼关,以前盗贼们曾经横行无忌
太行山 山作潼关险,艰哉势独雄。 千盘拔河内,一折走辽东。 大壑云雷伏,阴崖日月通。 巍巍天下脊,元气结鸿蒙。 注释: 1. 太行山:指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 2. 山作潼关险:形容太行山如潼关一般险要。 3. 艰哉势独雄:感叹太行山地势之雄伟,难以匹敌。 4. 千盘拔河内:描述太行山蜿蜒曲折,如同盘绕在黄河以南的地区。 5. 一折走辽东:指太行山从中间断开,形成了一个峡谷通向辽东。 6.
【注释】 建陵:建陵县,今安徽当涂县。鼓棹:划船。辞:告别。开帆:扬帆。北风:顺风。水声飞弩:水流声中飞矢如雨。山势斗鸡:山峰险峻,形如鸡冠。蜀道难:指蜀地道路艰险。稻粱:泛指食物,这里代指粮食。故拙:本意指不高明,这里指粮食不足。信天翁:传说中会信守天命的鸟。 译文 在建陵县我告别了西粤,乘着顺风扬帆远行。 水声响处箭如雨下,山峰险峻恰似雄鸡。 雨过之后秦关外晴朗,深秋时节蜀道中景色凄凉。
【注释】 大同:今山西大同市。 千岭:指连绵不断的群山。 阴岳:山高而云密,故称阴岳。 三城:即应州城(治所在今山西应县)、朔州城(治所今天镇)和云州城(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 雕弓:形容地势险要,像张满的弓箭。 白草:这里指草原。 飞狐:古关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天险:指雁门关一带地势险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通:畅通。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边塞风光的。前四句写山势雄奇;后四句写边塞风光
诗句原文: 锦屏山色隔城来,渴葬千秋事可哀。 一剑割将公主爱,九门报道寺人开。 凄凉血诏留衣衽,寂寞桐棺付草莱。 太息乌号几人抱,红墙日落首重回。 诗歌翻译: 锦屏山的景色被城市所阻隔,我渴望以死殉国,这种情感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我用剑割断了自己的爱情,但这种牺牲并没有让我感到满足,反而让我更加悲伤。我在宫殿的大门前报道了我的死亡,我的同僚们为我打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我穿着带有血迹的朝服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丹梯飞磴接天门,杖底风雷万壑奔”描绘了泰山的险峻和壮观。丹梯飞磴是指登山时看到的红色石阶,接天门则是泰山的最高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杖底风雷万壑奔则形容山中风雨的声音如同雷声一般,山谷中的溪流奔腾不息,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颔联“四岳共推青帝长
这是一首五言诗,每句四字,共二十句。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 1. 妾受命辞 - “妾”指的是古代女子自称。 - “受命”表示接受某种使命或任务。 - “辞”是指告别或告别的意思。 2. 妾受命兮少孤,师氏教以《诗书》 - “少孤”指的是年少时失去了双亲。 - “师氏”是老师或者师傅的意思。 -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这是古代的经典著作。 3. 阿母爱予早有家,托君子以贱躯 -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宋代人的作品。诗中描写了诗人从彭蠡湖转九江泊小孤山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译文: 从彭蠡湖转到九江,在小孤山下停靠。不相信那些滔滔的历史,它们直抵洪荒的时代。高帆转湖口,片石镇江心。鹰匝亭台迥,龙蟠窟宅深。《迎神歌》一曲,弦响下青禽。 注释: 1. 彭蠡湖:古称彭泽、彭蠡,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的大型淡水湖。 2.
【注释】 潼关二首 其二:潼门,古称函谷关、潼关。 窥关如在井:看到潼关像井口一样。 立马一峰高:站在潼关上远望着山岭。 竟失山河险:竟然失去了潼关这一天然屏障。 徒夸汗血劳:只夸赞汉武的功绩。 沙虫迷白日:沙漠里的虫子使白日变得模糊不清了。 陵谷徙洪涛:山陵上的土石被冲走,大水波涛汹涌。 翻使黄巾笑:反而使黄巾军嘲笑朝廷无能。 横行遇汝曹:在这里肆意横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
燕山 我行经燕山,凭吊古战场。 当时锐头儿,誓死事戎行。 功业未得成,金镞遗山冈。 皂雕如车轮,飞来立人旁。 黄云蔽四野,风沙浩茫茫。 驱马行出关,悲歌慨以慷。 身著短后衣,剑佩百炼钢。 扼吭度飞狐,仰面看天狼。 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 译文: 我路过燕山,来到这片充满历史遗迹的战场, 想起当年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他们誓言效忠国家, 但最终他们的功绩却未能完成,只留下金镞留在了山岗之上。
这是一首五言诗,每句四字,共二十句。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 1. 妾受命辞 - “妾”指的是古代女子自称。 - “受命”表示接受某种使命或任务。 - “辞”是指告别或告别的意思。 2. 妾受命兮少孤,师氏教以《诗书》 - “少孤”指的是年少时失去了双亲。 - “师氏”是老师或者师傅的意思。 -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这是古代的经典著作。 3. 阿母爱予早有家,托君子以贱躯 -
《黄河大风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以黄河为题,借描写黄河之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通过写风浪对船只的冲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艰难处境的苦闷和愤慨之情。 ```plaintext 黄河 黄河之水自天落,我舟来向黄河泊。 遥看云气如飞龙,知有东南大风作。 大风一起天茫茫,排山倒海不可当。 浪花卷起高十丈,虚拟沉牛截狂象。 危墙大艑撼不停,霎时飘散同汉星。 高岸倒震鼍鼓裂,怒涛乱卷蛟涎腥。
【注释】 1. 笥沟:水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北。 2. 猎猎(lè):风声。 3. 谢:感谢。 4. 吴门鼓枻娘:即“吴门女”,古乐府名。 5. 铁鹿:大船。 6. 长樯:高耸的桅杆。 7. 送人:指送别之人。夫婿:妻子的丈夫。 8. 还乡:回家乡。 9. “北风”三句:写出发时所见的景色。猎猎,疾速的样子。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吴门鼓枻娘,指《吴门女》歌中的女子,这里借以形容吴门女子的美貌。
诗句解读及译文 第一句:红桂飘香月露清,玉完天上奏瑶笙。 - 注释: 红桂指的是桂花,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在秋天开放,散发浓郁的香气。月露则可能指的是月光,清表示清澈透明。“玉完”可能是指玉器完美无瑕或玉石的完整。"天上奏瑶笙"描述的是音乐场景。瑶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天上的音乐。 - 译文: 桂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月光如洗。在天上奏响了美妙的瑶笙音乐。 第二句
【注释】 海幢寺观: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海陵岛上。海幢寺,建于唐代,为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因寺内大佛铜像巨大雄伟而著称。 郁水:即鉴江支流,源出广西右江区,流经海陵岛至湛江市,入南海。 万壑奔:形容山间沟谷众多,水流急快。 倒翻塔影荡云根:指海幢寺倒影在水面上荡漾,与倒映的云彩相接。 中间一束高腰峡:指海中的一条峡谷。 直放惊涛出海门:形容海浪从峡谷中奔腾而出,声势浩大。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