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注释】
海幢寺观: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海陵岛上。海幢寺,建于唐代,为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因寺内大佛铜像巨大雄伟而著称。
郁水:即鉴江支流,源出广西右江区,流经海陵岛至湛江市,入南海。
万壑奔:形容山间沟谷众多,水流急快。
倒翻塔影荡云根:指海幢寺倒影在水面上荡漾,与倒映的云彩相接。
中间一束高腰峡:指海中的一条峡谷。
直放惊涛出海门:形容海浪从峡谷中奔腾而出,声势浩大。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海陵岛海中景色。第一句写海陵岛西来的郁水,第二句写郁水冲刷着海陵岛,第三句写郁水激荡着海陵岛,第四句写海水冲刷着海陵岛的山岭。全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
首句以“西来”二字总领全篇,点明地点、时间、环境。“万壑奔”三字,写出了郁水源头多如万壑,水流湍急。这既交代了郁水发源之广,也预示着下文对大海的描写会十分壮观。
次句“倒翻塔影荡云根”,是写郁水冲刷着海陵岛的情景。“倒翻塔影”指的是海上的灯塔倒影,而“荡云根”则是说灯塔倒影在海面上荡漾,与倒映的云朵相接。这一笔不仅写出了郁水的力量之大,同时也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海上世界。
第三句“束中一束高腰峡”。这里用“束”字来形容峡谷的形状,形象地描绘出了峡谷如同束起来的一束,突出了其狭窄的特点。同时,“高腰峡”一词也给人以直观的形象感。“直放”则强调了峡谷的宽广无垠。
最后一句“直放惊涛出海门”。“直放”一词再次强调了峡谷的宽广,而“惊涛”则让人感受到了海浪的汹涌澎湃。“海门”一词则让人联想到了大海的辽阔无边。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大海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这首诗通过对海陵岛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之美。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倒翻塔影”、“束中一束高腰峡”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句之间的衔接也相当紧密,没有出现突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