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茅屋古禅关,对此秋容意自闲。
树色苍茫新雨后,钟声隐约断云间。
泉冲乱石分寒溜,风激孤松响暮山。
地僻应无车马迹,空林惟见鸟飞还。

诗句解析:

  1. 叠前韵题秋山晚眺:这句表明了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对秋天的景色进行描绘。”题”即作诗的意思。同时,“晚眺”暗示了时间是在日落之后,诗人在欣赏秋天的美景中。
  2. 幽亭茅屋古禅关:描述了一处幽静的亭子和茅草搭建的房屋,以及一个古老的禅宗寺院(禅关)。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喧嚣,与自然合一的感觉。
  3. 树色苍茫新雨后:雨后的树显得更加苍翠而朦胧,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这里的“雨后”指的是刚刚下雨后的景象。
  4. 钟声隐约断云间:描述的是寺庙中的钟声响起时,仿佛声音从遥远的云端传来,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5. 泉冲乱石分寒溜:描绘了一股清冷的泉水冲击在参差不齐的乱石之上,水流分成一道道细流的景象。
  6. 风激孤松响暮山:描述的是在微风吹拂下,一棵孤独的松树发出响声,回荡在傍晚的山峦之中。
  7. 地僻应无车马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认为这个地方偏僻到几乎没有车辆和行人经过的程度。
  8. 空林惟见鸟飞还:描绘了一个空空的树林里,只有鸟儿在自由地飞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译文:

幽雅的亭子与茅草屋,古朴的禅寺掩映其中,
雨后树色苍茫,钟声隐约传遍云间。
清泉冲刷岩石形成细流,微风激起松林声响入山谷。
此地偏僻无车马痕迹,只听得鸟鸣在空林中回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场景。诗人利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出一幅秋天的画卷,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那片宁静的自然风景。通过对雨后山林、泉水、风声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此外,诗中多次提及“空林”,这不仅营造了一种空旷、寂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净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