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岱顶俯神皋,溟勃苍茫顾盼豪。
海外闻君观日出,秦松回首白云高。

【注释】

次韵程秘书学鸾登黎其山观日出二首 其一(戊午-己未):这是作者在戊午年(1078)和己未年(1079)两年间,两次作的《登黎其山观日出》诗。黎其山在今山东泰安南,泰山之支,为东岳。

昔从:从前。

岱顶:泰山极顶。

溟勃苍茫顾盼豪:溟渤浩渺苍茫一片,环顾四周意气飞扬。溟渤,水波浩瀚的样子。苍茫,广大无边的样子。顾盼,指环视周围。豪,豪迈。

海外闻君观日出:在海外听说你登上了泰山观看日出。海外,指东海之外,这里泛指远方。

秦松回首白云高:秦时松树,因秦始皇曾游泰山,故称。回首,回头望。高,高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壬戌年(1082)春登泰山观日出的即景之作。前两句写观日出之始发心绪。“昔”字承上启下,表明诗人对这次登山观日的活动早有向往之心。“从”字表明诗人此次登山观日活动是在他以前攀登过的泰山之巅举行的,“岱顶”,点明地点;“俯神皋”,写观日之高度,言其仰望天空之辽阔;“溟勃苍茫”四句是说站在泰山极顶,环顾四周,只见茫茫云海,苍茫一片,而自己则是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后两句写诗人观日出的所见所感。“海外闻君观日出”,是想象中的虚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羡慕之情;“秦松”四句,则写观日出后的所感。此时,诗人已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秦时的松树依然挺立,而太阳已经升起,高高挂在东方。这几句诗中“回首”、“白云”等词,不仅写出了诗人登临之高,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旷达。此诗以记事起句,以观日结束,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富有变化,既表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又表现出诗人的胸襟气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