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春苑断肠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半曲新词写绵纸,五云章色破巴笺。
郎君下笔惊鹦鹉,望帝春心托杜鹃。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能留命待桑田。
秋兴 其二
乐游春苑断肠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半曲新词写绵纸,五云章色破巴笺。
郎君下笔惊鹦鹉,望帝春心托杜鹃。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能留命待桑田。
注释:
- “乐游春苑”:在春天的花园里游玩。乐游,快乐的游赏。春苑,指春天的花园。
- “断肠天”:形容景色美丽却令人伤感。断肠,极度伤心的样子。
- “省对流莺坐绮筵”:在宴会上听着黄鹂的鸣叫,坐在华丽的座位上。省,同“省视”。流莺,即黄莺。绮筵,华美的酒席。
- “半曲新词写绵纸”:用半卷的诗书写新的歌词。绵纸,一种质地柔软、细腻的纸张。
- “五云章色破巴笺”:五彩斑斓的图案打破了普通的纸张。五云,这里比喻五彩缤纷。章,印章。破,打破。巴笺,指普通的纸张。
- “郎君下笔惊鹦鹉”:诗人笔下的字句让鸟儿吃惊,就像鹦鹉被吓到一样。郎君,指年轻的男子。
- “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望帝因为悲伤而化作杜鹃鸟,寄托了他对春天的思念。望帝,古代神话人物,传说中因悲伤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悲啼不已。
- “纵使有花兼有月”:即使有花和月亮相伴也无济于事。
- “可能留命待桑田”:可能还有机会活下来等待沧海变成桑田。桑田,泛指大海或沙漠,比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乐游春苑断肠天”,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花园里游玩的情景,但内心的感受却是“断肠”。这里的“断肠”既是指美好的春光让人感到伤感,也是指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第二句“省对流莺坐绮筵”,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宴会上的优雅形象,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两句“半曲新词写绵纸,五云章色破巴笺”,则通过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示了他才华横溢的一面。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哀愁,因为无论是美丽的诗句还是绚丽的色彩,都无法填补诗人内心的空虚。
结尾两句“郎君下笔惊鹦鹉,望帝春心托杜鹃”,则将视角转向了其他生物,以鹦鹉和新嫁娘的典故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境遇。尽管诗人有着非凡的才华和能力,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时光流转,等待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哀愁。